在没有确定的把握,保住自己的妻儿老小之前,他是绝对不会搬进去的。
“臣领旨。”兴安虽然不理解,但是皇帝下令,他只负责执行就是了。
便匆匆忙忙的去催促府上的人了。
安排玩府上的事情,他便骑马赶到了奉天殿上,传召诸位大臣议事,没给他们先开口的机会。
朱祁钰率先说道:“昨天的两份名单,朕已经看过了,京营官员升任,以兵部拟定的名单为主。”
听了皇帝的决定,一干勋戚们立马就要出列抗辩,不过朱祁钰缺是摆了摆说,打断了他们,皇帝的话还没说完,他们只得暂时忍耐。
朱祁钰目视群臣,看着勋戚退了回去,在平稳的开口说道:“朕最近去了几次军营,对京营的情况也算是多有了解。”
“眼下的京营啊,军律废弛,不患兵寡,不患不精,不患兵弱,而患无术,最大的问题,在于军制冗杂,事权分歧,纪律废弛,无论如何激励亦不能当人节制之师。”
“诸位以为如何?”
群臣听到皇帝突然谈起京营弊政,一时都有些摸不准皇帝的想法。
他忽然说起京营的问题,自然不是无缘无故,作为皇帝,理清京营之后,他才算有了根基。
于谦则是对朱祁钰这段话十分赞同,年轻的皇帝给他的惊喜越来越多了,这段总结十分的高明。
他出列说道:“陛下所言极是,臣只好加紧训练,兵强而无术,所以臣才会让京营老兵军士充当把总、领队、管队,以边将为主统率团营,所求退庸将,肃军政。”
君臣二人,极是默契一唱一和之间,就将这事定了下来。
但是一旁的勋戚们,脸色可就差了许多,这退庸将退的是谁?纪律废弛因为谁?
这等于按这他们的脸狂抽啊,但是他们现在确没有好的办法应对。
谁让能打的都没了,若是老国公们还在,怎么会受着欺辱?
忍不了也得忍啊。
昨晚纠结了半天,一直在权衡利弊,但是权衡了半天,发现矛盾是无法调和的。
那就不要调和,至于勋戚们的不满,他心里也有了些计较,总是要安抚的,而文官统兵的弊端眼下看不出来,日后会越来越明显。
他信的过于谦,不代表他信的过别人。
于谦不年轻了,一旦他百年之后,兵权会落到哪去?
确实历史上的大明,文官的权利越来越高,也是始自于谦开始。
于谦是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他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