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三木炭是后世口口相传的话,其实自从唐末发明了黑火药,一直到了近代,黑火药的配方一直都稀奇古怪。
这也一直被西方一些国家诟病,这与国人的记录方式,和藏私的习惯有关,描述之中常常出现适量,适中之类,而且很多还是口口相传。
结果就是我们是最先发明火药的国家,结果近代火药发展史却和我们毫无关系。
公元1400年左右,颗粒火药已经出现在欧洲了,而现在的大明却还是以粉末状火药为主。
朱祁钰又在营内另一处制备火药的地方,观摩了一会,然后对着于谦说道。
“朕倒是有个法子,可以试试。”
“现在的配比实在过于复杂,而且运输存储都不方便,你们可以试试一硝二磺三木炭。”
听了皇帝的说法,于谦有些摸不着头脑,这个法子行么?
其实朱祁钰也不知道,以前只是看,火药这东西除了日常过节点烟火的时候,有机会见见,平时那见得到。
不过现在么,自己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朕也只是听说,回府之后,就亲自试试。”
于谦一听又傻眼了,这皇帝可够能折腾的啊,尤其对于火器,不过这火药是随便的试的么,连忙与劝诫了起来。
朱祁钰一看群臣又要跪谏,连忙出声告饶。
“诸位放心,到时朕从兵仗局请几个老师傅过来,朕只出注意行了吧?”
众人这才作罢,赶紧拉走了皇帝,这想一出是一出,他们的心脏可有些受不了了。
京营巡查的很是顺利,朱祁钰也完成了既定目标,在士卒们面前成功露脸。
出营之后,连忙就打马往回赶,这身盔甲属实是快穿住不住了。
进到府里,一众侍从都围了上来,连忙去掉盔甲,坐了下来缓上一缓,还不忘催促兴安,去兵仗局请人过来,有了前两日的小发明打底,他对于配置新火药的兴趣可是极高的。
朱祁钰躺在书房内都快睡着的时候,兴安带着兵仗局的掌事太监才匆匆赶到,身后跟着几个年级颇大的匠户,随身携带了大小器具。
“臣,兵仗局掌事太监高宁,拜见陛下。”
“都起来吧,不在宫里不用太过拘谨,几位老师准备的怎么样了?”
几个老工匠哪里见过皇帝,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答话,只知道趴在地上磕头。
“都起来吧,陛下问你们话呢。”
领头的老匠人眼只得站起身来,回道:“回陛下,草民等都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