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大明的百姓苦啊!(2 / 3)

如果你是农民,那只能穿纱、绢、布这些材质的,商人的话只能穿绢、布材质的。

作为大明朝的公民,你的帽子不能有顶,而且不许戴“四带巾”,只能戴四方平定巾。

如果你不是农民,那你上街不允许戴斗笠、蒲笠。

更惨的是,你要是伶人,那么只能戴绿色的头巾,显示出特殊性。

连你所穿的鞋子,他都要求到了,

除了北方特别寒冷的地方可以穿靴子,其余的百姓是禁止穿靴子的。

普通百姓家里只能用油纸伞,用其余的材料,属于僭越,是大逆不道。

除了这些,房屋、桌椅木器、酒器、床榻、床帐等各个方面,都有相关的限制和规定。

而其中最严厉的就是户籍制度,户籍不允许更改,而且是世袭制,普通人的一生,基本全靠投胎,如果运气不好,那就是子承父业,生生世世。

以上的这些,可不都只是空话,全都录入了《大明律》中,一旦违反,轻则罚款,重则丧命。

这些规矩,好像是保护了百姓,但是更对的限制了百姓。

阶级的固化,使的大明越来越像是一滩死水,直到灭亡。

随着朱元璋去世之后,这些制度更加的缺乏了监督,越来越成为了统治阶级压迫百姓的良好工具,一句祖宗成法不可轻易变更,将百姓的一切路都堵死了。

听完于谦的叙述,朱祁钰才发现,自己对于当今天下百姓的苦了解的完全不够。

他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所能了解的苦也不过是填不饱肚子。

大明的百姓,实在是苦,实在是苦啊!

他站起身来,缓慢的走向窗前,轻声的问道。

于侍郎,你说百姓想要什么?

这个问题,好像是天下最简单,确又最难的问题,于谦皱起眉头,没有说话。

过了片刻,于谦回道。

有安生立命之处,一日三餐无忧!

于谦给出了最简单,最切合实际的答案。

朱祁钰听完,并不满意,他摇了摇说道。

这个要求太低,甚至不算要求,只是活下去的保障而已,它可以是百姓的,但是不可以是我们的。

百姓应该有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只是为了活着。

听完这句话,于谦有些迷茫,生活和活着的区别是什么?

朱祁钰没有在意他的不解,仍是自顾自的说着。

有彻底属于自己的房子,有彻底属于自己的产业后者田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