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减人,又能让现有的人胜任现有的工作。大坊县采用的就是一种滚动的管理制度,培训中心就如一把利剑随时都悬在每一个人的头上,考核也不再是原来的那种领导来打分,领导打分只占其中一个部份,最主要的还是由其承担的工作内容的完成情况来进行考评,形成群众、领导、不相关人员的投诉等多种层次的评定标准。另外,大坊县也不搞所谓的末位淘汰制,王泽荣认为,那也同样是错误的,末位淘汰制摆在那里根本就成了摆设,要真正让政府工作人员合格,最好的办法就是只要出现一定的问题,就必须进入培训中心学习,在学习合格之后调整岗位,使得每一个人的岗位都不是定死的。
王泽荣针对大坊县的情况深入浅出的分析了大坊县的情况,文章中更是大谈政府职能转变的问题,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使政府机构能够有效运转,经济的发展也要求政府的服务职能得到提高,只要改革之后能够在这方面有大幅的提高,改革就是成功的改革。
看着写好的文章,王泽荣立即打电话给张毕祥把文章传了过去。
令王泽荣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大坊县的改革内容很快就在网络上流转了出去,压缩部门、改革不减人、培训中心的设立、一切都着眼于服务等内容成了网络中争论的焦点。
一段时间以来,人们每逢谈到改革,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减人,改革等于减人已成了固有的定式,王泽荣突然提出了改革不减人的口号的确是一种新的改革方式。看惯了那种好不容易改革空出了位子,没过几天那空出的位子就被更有门路的人员占据的情况,人们看到了王泽荣的这种改革方式,感到了眼前一亮。
先是网络,随后是一些地方报纸,逐渐的,一些大报也开始报道这事,后来,《华夏日报》这样的非常有权威的报纸也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分析这事。
随着《华夏日报》的文章出台,各地报纸仿佛一夜之间都把目光短浅对准了大坊县,当大家知道大坊县是土地流转的试点县时就更加激动了,一些媒体在第一时间就把记者向大坊县派了出去,希望能够全方位的报道大坊的情况,无论是改革还是土地流转都是人们关心的问题。
大坊县的改革并没有受到这些影响,现在已经进入到了攻尖阶段。
王泽荣除了每天安排着改革的工作之外,与大量领导谈话就成了他的一项重要工作,这次的改革中,大量的领导将被拿下,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针对每一类型人员的情况,县里面也进行了恰当的安排,当然了,虽然有了安排,但是,涉及到自己的利益问题,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