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上还算是恭敬的说道:“三叔说的极是,不过好在圣人早有‘推恩令’在,侄媳妇虽然是尚书府出来的,比不得侯府的叔叔们懂事理,可这点事还是明白的,三叔四叔不方便,一时间没有人手也就算了,我二房总有自己的部曲在的,叔叔们若是不方便。侄媳妇也不好强求的。”
小气就小气说的那么光面堂皇干什么呀。你当圣人是傻的呀,就这些侯爷,国公爷手上的这点私兵,人家圣人一个推恩令,儿子分出去点兵马,到了孙子辈在分出去点,撑死了不超过三代,这些侯爷,国公府们,就不再有部曲之说。
几千年历史的精华。几代历史学家透彻的研究分析成果。他华晴芳脑子都不用动,就明白其中的道道,忽悠谁呢,糊弄谁呢。不希图搭理他们。
三老爷同四老爷脸色酱紫酱紫的。才说完人家小家子气。不懂事。就被人家给扇回来。连推恩令都知道,还说什么不懂事呀。能说这个内宅妇人颇有见识,不好糊弄吗。
换成是自家儿媳妇的话。三老爷同四老爷或许会觉得颇为安慰,可惜是二房的儿媳妇,目前还是跟他们两个老家伙杠着来的,真心的不好评价呀。
华晴芳倒也不多话,也不痛打落水狗,人家很安逸的坐在那里,大有你不招惹我,我就不搭理的意思。
三老爷同四老爷倒是也明白了这位侄媳妇的意思,当然了也是不太敢开口,谁知道这位侄媳妇会在说出来什么话呀。真心的不敢在招惹了。再说了他们好歹是长辈,老脸实在被臊的不行。怎么感觉都是这侄媳妇懒得跟他们掰扯的意思。越想两人就越窝火,怎么就让一个不过二八的女子给挤兑到这份上呀。
说起来分家是大事,按说没有一时半会,连祠堂都不开,不可能掰扯清楚的。
可定国侯府不一样,定国侯那就从心里不愿意把这事情给闹大了。分家那是不可能的,可让老二这么闹腾也不像样子,定国侯府已经丢不起那么大的人了。
所以定国侯把池家二老爷带到书房里面,还是有压制的意思,至少这件事情能在兄弟之间私下里面摆平最好。
哥两一番计较之后,池家二老爷就给儿子身边弄了五百部曲的名头。当然了这里面肯定有定国候的割地赔款,谁让定国候不想声张呢。让定国候很是肉疼了一番。
池家二老爷对这个人数是满意的,五百人呀,保护自家儿子足够了,在多了他们二房养着爷吃力。
对于定国侯来说,堪堪还能接受,正经分家的话老二肯定是带不走这么多人的,为了定国侯府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