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点过得,不然一个新媳妇的财产都在婆子丫头手里把持着,有个万一,自家小娘子哭都没地方哭去。
华家大夫人:‘虽然四娘嫁的不远,到底是过别人家的日子,万事都要上心,要懂得忍让,回避,莫要太过要强才好。’
华晴芳点头,神情上就能让两位长辈看得出来,自家孩子通透,这些玩意恐怕都懂,想到芳姐这孩子给五娘的那本书籍,华家大夫人都觉得英雄没有用武之地,没啥可教导的。
不过倒是耐心把侯定国侯府的人事关系让人打听出来,自己一一的给芳姐分析了一遍。
华晴芳觉得受益匪浅。
至于池家二郎的个人问题,大夫人就给忽视了,芳姐跟池家二郎自小相识,以芳姐的精明,毕竟是都知道的,芳姐是个有主意的人,不然这婚事定然不会应准的如此痛快,所以大夫人认为自己没必要在强调了。
整个华府这么认为的就不是一个。
连华老上书都觉得能跟御史叫板的孙女,得有多精明呀,定然是把定国侯府的里外都给了解各透彻的,所以每个小娘子出嫁前的心里建设,还有常识什么的,华老尚书都觉得自己没必要说,这孙女不用大人叮嘱都能过好自己的日子。
华老尚书觉得让自家孙女别太祸害人家池家二郎这种话,当祖父的说出来太伤人。所以华老尚书训话的时候只是让芳姐孝顺公婆,紧守礼仪而已。面对这个孙女,华老尚书都觉得自己说多了也是白搭。你说什么人家都答应的好好的,不过做事的时候人家有自己的一定之规。有错认错,不过就是从来不改而已。
所以华晴芳出嫁之前,没什么人烦他,一直跟在华二老爷身边伤感。
华二老爷神经病一样的在给自家闺女归拢嫁妆。唯恐委屈了自家芳姐。
冯氏闭眼看孩子,眼不见为净,自己嫁给一个带孩子的寡夫,自家祖父也没有自家老爷这样呀。
华晴芳安慰自家爹爹:“您要好好地,您好好的,我跟五郎才能好好地。。”
华二老爷:‘芳姐放心,爹爹定然好好地,让五郎撑起门面给你这个姐姐撑腰。”
然后又是一摞子私产拿了出来,华晴芳都要给自家老爹跪了,这都是第几次了:“爹爹您就给那定国侯的世子夫人留几分颜面吧,女儿这嫁妆实在不能再添了。”
华二老爷抬头:“你嫁的是定国侯府二房的长子,跟他定国侯府世子夫人有何相干。凭什么给她留颜面。冲着当初定国侯夫人的所作所为,咱们华府如此做还算是厚道的呢,爹倒觉得现在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