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短短几年时间就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兵,升到了神机营的游击将军。
按照大明军制,大明王朝武将的军职,分为常设和差遣两种。
常设官职有品级,大多采用世袭制,特别是各处卫所和各地都指挥使司,而差遣官职无品级,大多采用临时或长期委派。
主要常设军职,最高等级自然是五军都督府的都督官,比如魏国公徐辉祖这个中军都督府的都督官,品级可是正一品,类似于中央大军区总司令!
下一级则是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衔正二品,都指挥同知衔从二品,都指挥佥事衔正三品,类似于省级军区。
再下一级,则是地方卫所,指挥使衔正三品,指挥同知衔从三品,指挥佥事衔正四品。
地方卫所下辖千户所和试千户所,千户所的正千户衔正五品,副千户衔从五品,试千户所的千户衔正六品,试千户衔从六品,还有正七品的总旗和从七品的小旗!
这是大明王朝武将的常设军职,也是发放俸禄的具体依据。
除了常设军职外,就是差遣军职了。
比如九边军镇的镇守总兵官,省级战区主官,根据作战任务的大小,可以调动该战区军镇的所有战兵,类似于后世战区司令员或军长。
协守副总兵,通常叫副将,辅佐总兵或者负责某一战略方向的作战,根据具体的职责安排不同,类似后世战区的副司令员或者军长。
参将,分守各路各段等辖区,下辖兵力五千到一万人,类似于后世的师长或旅长;游击,率游兵往来防御,步骑机动部队,不一定是骑兵,下辖兵力一到三千人,类似于后世的旅长或团长;守备,率兵镇守一城或某一区域,兵力同样一到三千,类似后世的团长。
参将、游击多由都指挥使等官充任,守备则多由千户充任。
而神机营的游击将军,其含金量可不是卫所与边军的游击将军可以比拟的,那是实打实的军权在握,手中指挥着神机营精锐二千五百多人。
正面作战,这两千五百人可以轻松击败三倍的卫所兵,两倍的边军!
不过李猛这个游击将军是火线提拔,他带领的这两千人骨干是从神机营抽调,其余三千兵员则是从边军中选拔而出。
这些选拔出来的边军士兵拿着神机营将士八成的军饷,什么时候训练合格了才能与神机营一样拿全额的军饷。
即便就这样,也把这些选中的边军士兵乐坏了。
要知道这可比他们在边军系统中待遇好的太多,光是军饷就高出了好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