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弘壁下西洋(2 / 3)

要迁都北平,但是在这之前他得先在北平修建一座新的帝都,而且还要征发民力去疏浚大运河……

总而言之,他朱棣不管是要文治武功,不管是做什么事情,那肯定得要成千上万的人丁才能做得成!

而制约人口的唯一因素是什么?

粮食!

国家大事,钱粮二字!

只要粮食足够,那大明人口就能够迎来一次爆发式的增长!

只要粮食足够,那大明人口就能快速繁衍,一代又一代的兵源,就能源源不断的填补上来,为了大唐皇帝陛下的霸业宏图,舍生忘死,奋勇向前!

朱棣英武的脸容有些涨红,却极力压制着心里的火热,故作镇定地淡淡说道:“弘壁,果真如此吗?”

李弘壁点了点头。

“陛下明鉴,既然亩产十几石的红薯都能存在,那为何亩产二三十石的土豆不会存在呢?”

同样简单的逻辑问题,朱棣和姚广孝立刻就反应了过来,脸上那是止不住地欣喜高兴。

没办法,这件事情意义太大了,简直足以影响大明王朝的百年国运!

如果能够将这土豆也给弄到手,然后再推广种植下去,那么大明的粮食产量将会再次提高不少,足以翻上几倍不止!

而这多出来的粮食,也可以养活更多的百姓子民,这将会大大增强大明王朝的国力!

朱棣忍不住来回踱步,半晌之后这才意味深长地询问道:“弘壁,你故意这样做,是因为海禁国策吧?”

“没错!”李弘壁直接给出了回答,“海禁国策毕竟是太祖高皇帝亲手制定的国策祖训,如若陛下想要派遣水师出海远航,肯定会有朝臣拿此祖训反对,所以臣自作主张,决定还是先行造势!”

“造势”这个词语一出,朱棣和姚广孝顿时就明白李弘壁的想法了。

说起来也简单,就是利用士绅缙绅的贪婪,推动朝廷派遣水师出海!

武将勋贵那边自然不必多言,他们本身就是皇室利益一体的,没必要会反对皇帝陛下的意见。

而问题就出在文臣缙绅!

这些人背后几乎全都站着一个士族大族,在朝堂之上他们就是手握实权的缙绅,在地方上他们就是宰执一方的士绅,其利益关系网早就遍布了大明王朝的方方面面,这也是朱棣上位之初不得不向这些文臣缙绅妥协的真正原因!

不然,以他的脾气秉性,早就将这些贪官污吏全部砍了脑袋了!

哪怕是到了现在,朱棣也一直采取的是忍让态度,毕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