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八章 惊变(七)(2 / 3)

第一个站起来的官员,竟是礼部的右侍郎徐侍郎!

李尚书刚闭眼,身下的鲜血还没干。礼部竟然就出了叛徒!不对,这么说不准确。或许,徐侍郎早就暗中和姜颐曲通暗款了!现在不过是在众人面前唱一出双簧罢了!

徐侍郎转头看一眼董侍郎,目中竟有一丝畅快:“我说得哪里不对?大梁的江山,难道真要交到一个傻子手里?”

“高凉王世子有勇有谋,有明君之相。你我同殿为臣,正该一同拥立明君!”

董侍郎还要怒骂,那些目光锐利冰冷的弓箭手,已将手中利箭对准了他。

董侍郎不得不暂时住嘴,避其锋芒。

这等时候,死在逆贼手中实在不划算。像他这样的忠臣,得保全自己,留有用之躯。

像董侍郎这样“心怀大义委曲求全”的官员,着实不少。昭和殿内,又是一阵沉默。

过了片刻,又有一个官员站了起来,表明自己愿意拥立高凉王世子为新帝。

此人姓程,是一位御史,官位不高。不过,御史素来位卑权重,有弹劾百官之权。

董侍郎暗暗拧紧了眉头。这个姜颐,平日不显山不露水,私下里倒是积蓄了不少“力量”。

果然,程御史站起来之后,又陆续站了几个官员。他们大多官职不太高,多是四五品的官员。仕途不太得志,私下被姜颐许以高官厚禄拉拢。此时终于剥去伪装,露出了真容。

就在群臣心思浮动之际,角落处忽然响起男童的响亮哭声:“放我出去!我要母妃!”

众官员心里倏忽一沉。

这个身在灵堂里的男童,正是姜颐口中的傻子,是太和帝的胞弟,更是大梁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平王姜颢。

姜颢自小脑子就不灵光,说话迟缓。这几年,年岁稍长,个头长高了一些,相貌倒是生得极好,唇红齿白,是个极为俊俏的男童。可惜,不能张嘴说话,一张口就显出了痴傻模样。

姜颐压根没将这个傻乎乎的男童放在眼底,听到姜颢大哭,也没恼怒,甚至颇兄长风范,挥挥手道:“来人,将平王带过来。”

姜颐一声令下,立刻有两个精悍高壮的亲兵走了过去,将姜颢提溜了出来。

姜颢被拎在半空,脖子勒得难受,不停挣扎哭闹:“放开我!你们这些混蛋,放开我!”

亲兵不耐地瞪了一眼过去,目中杀气腾腾。姜颢被冰冷犹如实质的杀气吓得哆嗦了一下。然后,嘭地一声被放在了地上。

姜颢还想大哭,就见姜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