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热烈欢迎卡车的到来。
他们用最传统、最朴素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敲锣打鼓放鞭炮。
这些卡车给他们带来的,是全新的设备和技术,是国家对他们的关爱和期待。
同时,更是他们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有了国家的大力扶持,未来可期!
公有的厂长、私有的老板喜笑颜开,他们慷慨地将整条好烟塞给送货的司机们。
要说最爽的还是叉车司机,他们忙完东家忙西家,每到一处都少不了一条烟。
而且还都是他们平时舍不得买的好烟,就算自己不抽,也能拿去换不少钱。
民众们不了解情况,但却不妨碍他们围观,更不妨碍他们回去和别人吹牛逼。
那么大的机器,恐怕比几头牛还重,等闲没有几十个壮汉,压根抬不起来。
带着两根叉子的车,却能轻松将那些大机器搬上搬下,简直堪称是神力。
等到将货物卸完,叉车司机便火速离开前往下一家,还有很多货等着卸呢。
看完热闹的民众们也纷纷回家,向街坊邻居们炫耀他们刚看到的叉子车。
有些人更牛逼,他们从叉车司机那打听到那种车不叫叉子车,而是叫叉车。
随着民众们的口口相传,一时间,这个消息很快便传遍燕城的大街小巷。
但却没人知道这些新机器新车辆是哪来的,连货车司机叉车司机都不知道。
这些新机器新设备都是从进出口物资仓库出来的,这是他们唯一知道的消息。
进出口物资仓库,当然是进口的,至于哪个国家进口的,这就没人知道了。
……
贺轩迷迷糊糊又睡了一觉,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吃晚饭的时间了。
接下来便是洗漱吃饭,李婉婷先伺候贺轩洗漱,再去食堂端来饭菜。
饭菜一如既往地丰盛美味,贺轩也吃得心安理得,农业这块他也会安排。
高产的种子,农机技术,化肥技术,农药技术……通通都会安排上。
对化肥和农药,贺轩是不排斥的,只要规范使用,没什么问题。
没有化肥是不可能实现高产的,讲道理,哪有那么多农家肥用来种田?
古代人口更少,农家肥都不够用,只能实行轮耕的做法,以免地力损耗过度。
农药也是同样的道理,病虫害就得靠农药防治,要不然风调雨顺也可能颗粒无收。
当然,农药和化肥肯定必须科学使用,这时候就体现出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