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长,我变完了。”贺轩长出了一口气,转头对胡董说道。
100家工厂的设备和技术,连同那些运输车辆,共计消耗2.3亿国运积分。
之所以这么便宜,一方面是因为这100家工厂都是很普通的行业,没有高科技。
科技含量越高的东西,所需要的国运积分越高,反之则越低,跟现实生活中一致。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贺轩选择兑换的,基本上都是六七十年代的装备和技术。
没必要太过于揠苗助长,拿出太高技术含量的东西,太过于脱离时代反而不实用。
后世那些高科技的技术和设备,在这个基本都是文盲的时代,怎么玩得转?
用六七十年代水平的技术和设备更合适,稍微领先一点时代,但又不至于脱节。
不是说有技术有设备就可以开始生产,还得有配套的产业工人和技术工程师。
比如,搞出一台后世随处可见的数控加工中心,在此时能找到编程人员?
“好嘞。”胡董应了一声,松开油门踩下刹车,吉普车便稳稳地停了下来。
车刚停稳,三个大佬不约而同打开车门下车,更近距离地感受操场上的机器设备。
老人家抬起大手,搭上面前的一台设备,感受着钢铁冰冷的触感,眼神却颇为激动。
伍相则是到处查看,直到他看到每台设备都有对应的操作手册,才算是放下心来。
有操作手册就好,若是没有操作手册,就算是把设备发下去,工厂也用不好。
伍相继续寻找,很快,他就在眼前这堆水泥厂的设备里头,找到好大一堆生产工艺。
《硅酸盐水泥生产工艺》、《矿渣水泥生产工艺》、《粉煤灰水泥生产工艺》……
伍相拿起一本生产工艺快速翻看,当他放下资料的时候,他的脸色绷不住了。
他快步来到副驾驶处,打开车门问道:“贺轩同志,每家工厂都有产品生产工艺?”
虽然这小子昨天就说了,可以变出工厂的设备和技术,但如此全面,还是出乎伍相的意料。
有设备,有操作手册,还有产品生产工艺,岂不是相当于可以从无到有迅速组建新的工厂?
“是的首长,所有工厂都有配套的产品生产工艺。”贺轩点头回答。
不仅仅只是设备的操作手册,他还准备了每家工厂对应的产品生产工艺。
比如机床厂,车铣刨磨镗钻等等各种普通车床的生产工艺,贺轩都给兑换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