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由民的身份。伊索自由民身份的来历,最早能追溯到罗德-迪克去都克镇寻找众神之泪的时候,那也是阿蒙与玛利亚的第一次相遇。
罗德-迪克当时送给了达斯提镇长一件礼物,是一份由他亲手签发的埃居自由民身份证明文书,只要填上名字就可以。罗德-迪克为了感谢在都克镇得到众神之泪,并答谢他与达斯提镇长之间做的精铁走私交易,送了一大批贵重的礼物,这份身份证明文书可能是其中最特别的。
当年都克镇的矿工未经准许是不能随意离开的,如果有人获罪逃亡的话,就可以拿着这份文书远去埃居,过着改名换姓的生活。阿蒙被放逐深山的时候,老疯子与达斯提镇长来送行,达斯提镇长将那份文书送给了阿蒙。
阿蒙自己并没有用,他进入埃居后在玛利亚的帮助下成了大将军,却把那份文书给了奴隶伊索。伊索获得自由,但名字仍然叫伊索,如果没有后来的事,他也可能就以一个自由民的身份在埃居渡过一生或早已返回故乡。
后来阿蒙命梅丹佐将伊索接到了都克平原,伊索成为了撒冷城正式落成后的第一任城主,他的经历也不再是秘密。从奴隶到城主,这是一个奇迹,就像一无所有的都克平原上出现了撒冷城邦。它象征着很多人追求的梦想与愿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来到撒冷城,那是撒冷城的第一代民众。
阿蒙离去之后,伊索渐渐不再管理城邦,将绝大部分精力都放在整理与搜集有关撒冷城以及阿蒙神的传说上,他的好友约书亚也在从事同样的工作,两人各写了一部《圣经》,描述的其实是同一位神灵。
当伊索渐渐年迈,尤西尔与帝奇-周也相继老去,撒冷城进入士师治理的时代,等到大卫-所罗门掌握大权,已经成为撒冷人统治的时代。虽然从未听阿蒙神明确的说过,但伊索也猜到阿罗诃就是阿蒙的另一个身份,所以在他整理的经典中写的并不是阿蒙的名字,就是以“神”来称呼。
伊索在撒冷城中德高望重,大卫-所罗门对他非常尊敬,伊索住在华贵的府邸中,享受崇高的礼遇,尽管他并不同意大卫-所罗门拆除阿蒙神殿的决定,但大卫-所罗门并未因此改变对他的态度。
但大卫对伊索的尊重是一回事,他想做的事情又是另一回事,也不会因为对伊索的尊重而不拆除阿蒙神殿。
当撒冷城的阿蒙主神殿被拆除的这一天,伊索站在窗前远望着城邦广场的方向,心中向阿蒙发出呼唤:“我的神、唯一的神!不论您的名字叫阿蒙还是阿罗诃,您永远都是那个在沙漠中救我姓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