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此延缓对方先头部队的推进速度,掩护人员与物资向后方转移。阿蒙本人则先行一步,赶往红岬镇指挥真正的主防线布置。
……乌鲁克军团的先头部队势如破竹,摧枯拉朽般攻破海岬城邦的边境关隘长驱直入。沿途阻击自然由安-拉军团来执行,虽然阿蒙不要求他们能守住,但层层设防的士兵作战仍然很英勇,这支在战场上磨练出来的精锐之师损失颇重。
阿蒙在红岬镇以东布置了三道防线,阻击敌人之后依次撤退,付出了伤亡近千人的代价,就连指挥阻击战的约翰也身受重伤。但他们成功的减缓了乌鲁克军团的推进速度,掩护了后方的人员与物资转移,只有一小部分不及撤退的居民陷落。
向前推进纵深近二百里,一路占领了大片的土地,乌鲁克军团在连续突防之后,那股势不可挡的冲击力被遏制了,到达红岬防线前方时,已经转入两军对垒的阵地作战态势。
此时重新整编的荷鲁斯军团和伊西丝军团已经赶到红岬镇,而塞特军团则从前方转移了大量物资和人口。阿蒙率领撤退的安-拉军团与大军汇合,扼守防线严阵以待。
红岬镇位于海岬城邦境内两片海洋间陆地最狭窄处,是进入埃居腹地的咽喉,有一条不太高的小山脉贯穿南北,山丘上杂树丛生、怪石嶙峋,像是一道天然的断续屏障。红岬镇处于山势相对平缓的拗口处,是商队来往的必经之地,很多年前自发形成了这一个规模不小的集镇。
后来罗德-迪克在这里修建了要塞,筑起城墙就像一座小型的城邦。当法老大军远征时,这个堡垒就是囤积物资的后勤基地。在红岬镇南北两侧,沿着小山脉就地取材开采石料也修筑了工事,地势开阔处还架设了粗木栅栏。
阿蒙一来到红岬镇,就意识到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再往后退,地势重新变得开阔平坦,不足百里之外就是海岬城邦的主城。
这里的山脉并不是很高,向着海岬城邦的一面相对陡峭,而向着边境的一面相对平缓。假如红岬镇与这条防线被乌鲁克军团攻占,那么敌人就会占据极大的优势,能抵御来自埃居腹地方向的反攻,所以这道防线绝对不能丢。
但要守住它也不容易,不能只龟缩在城堡与防御工事后面被动挨打,左右两翼的山脉一旦被突破,红岬镇就将陷入大军的包围之中。这里只是一个镇子,城墙并不算太高,很难抵御连续的攻击。镇中虽可以驻守大军,但困守其中又显得过于拥挤,不摆开战阵就失去了大军团作战的优势。
所以阿蒙制定的作战计划是在镇外摆开军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