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许久之后,少年终于收束起纷飞的思绪披着一袭月辉回转书阁。
小小的书阁简陋而清静,晕黄灯盏下的长几上堆满的全都是书,书几左侧的《论语》、《尚书》等十三经书卷上蒙着一层厚厚的灰尘,显然是很久没有翻阅过了。而与之相对的书几右侧,《淮南子》、《山海经》等书却是纤尘不染,这些书卷的许多地方还因为翻动的太多而出现了一些细小的破损。
书几正中放着的是一本装帧非常粗疏的书卷,只看书页上那三个字法颇不遒正的八分楷,就知道这名为《培元诀》的书卷定是手抄本无疑。
少年放好洞箫在书几前坐下,神情复杂的看了看这本书卷后伸手将之翻开,《培元诀》里顿时出现了一些用笔粗陋的画像,这些画像都是一个个不同姿势的小人儿,小人身体内外还有一些代表着“灵气”进出运行的细线,配合着这些画像的是旁边一些用词古怪的口诀。
少年将《培元诀》前面的小半部分内容仔仔细细的又看了一遍,确定其与早已刻进心里的那些记忆完全重合无误后,起身到了室中一角放置的草蒲团上盘膝趺坐,依法施为。
不多不少,正好一个时辰之后少年睁开眼睛从蒲团上站起,满脸的沮丧。
又是这样!
三年前相依为命的祖母病重时,十二岁的段缺第一次走进那间常年被祖母深锁的杂物房中寻东西,翻找物事的过程中很偶然的现了藏在墙角最深处的一个铁箱子,进而又在箱子里找到了书案上的《山海经》及《培元诀》等书。
尽管外面的铁箱子早已锈迹斑斑残旧的厉害,箱子里面的这些书却因为油布的层层包裹而受损甚少。这口小铁箱里装着的书尽属“子不语”之列,其间记载的全是求仙访道、海外仙山以及凡人修仙后朝游苍梧暮宿北海的神通之说。
段缺自幼父母双亡,记事起就跟着老祖母相依为命,祖母严厉,打小给他讲的故事里就没有一般老人们哄孩子时惯常喜欢的神仙鬼怪之说,尽是些“程门立雪”、“凿壁借光”之类的儒家劝学故事。七岁上开始蒙读书,找的也是左近最为严厉方正的先生,及至十二岁上以童生第一的成绩考进县学后日日接触的就更是《论语》、《孟子》等圣人之教。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段缺实在就跟一张白纸没什么区别。
这一箱子不语的怪力乱神之作对白纸段缺的冲击简直难以用言语形容。
翻开山海经,再读淮南子,这些书中的每一段记载都在反复不断的冲击着段缺的心脑,他从没想到在自己惯熟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