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御制月夜观星示百僚诗》,隋炀帝大喜饮下浊酒一杯,说道:“萧琮是江南人,袁庆是北方人,南北贤才,各施所长,下面就选一南方贤才作诗。”
在朝的官员多是北方人,众人左顾右盼,寻摸南方才子,隋炀帝说道:“虞世基,你是既是江南人,又是今秋头科进士,乘此良机,不可不留佳作。”
“遵旨。”这位五十岁的老进士,心情激动,感慨万千,见隋炀帝如此器重自己,做了第三首《奉和御制月夜观星示百僚诗》:
早秋炎景暮,初弦月彩新。清风涤暑气,文露净嚣尘。荡雾销轻縠,
鲜云卷夕鳞。休光灼前耀,瑞彩接重轮。缘情摛圣藻,并作命徐陈。
宿草诚渝滥,吹嘘偶缙绅。天文岂易述,徒知仰北辰。
隋炀帝读罢此诗,与萧皇后称赞不已,当堂加封虞世基为内史侍郎。杨广也是满腹才情之人,一首端着酒樽,迈步走下丹陛,来到群臣之间,说道:“朕今日是真高兴,天下才子,世间大贤,会聚一堂,朕与众卿家一起满饮此杯。”
隋炀帝一饮而尽,走到正议大夫诸葛颖面前,说道:“诸葛大夫是朕和皇后的帝师,名望深厚,今晚请诸葛大夫,也献上一篇。”
诸葛颖领旨,走到桌案前,提笔写下了第四首《奉和御制月夜观星示百僚诗》:
窈窕神居远,萧条更漏深。薄烟净遥色,高树肃清阴。星月满兹夜,
灿烂还相临。连珠欲东上,团扇渐西沈。澄水含斜汉,修树隐横参。
时闻送筹柝,屡见绕枝禽。圣情记馀事,振玉复鸣金。
读罢此诗,隋炀帝又饮一樽,脸上泛起丝丝醉意,萧皇后一旁劝道:“酒兴点到为止,皇上不可再饮。”
隋炀帝借着几分酒力,振臂一抖,扔掉酒樽,哈哈大笑:“今晚真算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今晚酒兴正浓,朕也要吟诗作赋,与众卿家同乐!”隋炀帝取笔着墨,题诗一首,取名《月夜观星诗》:
团团素月净,翛翛夕景清。谷泉惊暗石,松风动夜声。披衣出荆户,
蹑履步山楹。欣睹明堂亮,喜见泰阶平。觜参犹可识,牛女尚分明。
更移斗柄转,夜久天河横。裵徊不能寐,参差岁种情。
满朝百官和新科进士一齐跪倒,伏地叩首,山呼万岁。众人大礼恭维,酒醺正酣,隋炀帝挥洒才情,十分得意,喝的晃晃荡荡,挥袖转往后殿,醉醺醺去歇息了。
群臣谁也不敢起身,还在伏地跪着,萧皇后觉得都喝的差不多了,便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