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三年之内,孤若不北伐,天下人都能责孤为背信弃义之徒!(4 / 8)

舍弟诸葛亮 浙东匹夫 7686 字 9个月前

平。

刘璋听了这话,也不得不承认,虽然玄德兄就是想抢他基业,但至少人家说的也是实话,没有虚情矫饰——当然,这一切最终还得看刘备后续怎么做。

如果他真的一心为了天下,是因为看到曾经的盟友保存实力、不肯全力讨逆,而不得不亲自出手整合资源,整合完之后,也不遗余力地尽快灭曹,一切以大汉天下为重。那么今天刘备所言,就是心口如一,不至于被后人指摘。

但如果刘备整合了益州之后,还是养寇自重,无限期拖下去不北伐不完成统一,跟刘璋一样只想割据。那么后人看清之后,自然也会给他应有的评价。

刘璋也算是出身富贵,虽然懦弱,却也有点认死理。此情此景,他也不知哪里来的勇气,堂而皇之当着两军将士的面,大声坦然承认:

“兄认为我保存实力,不愿为国事竭尽所能,我不敢否认。今日走到这一步,我也是咎由自取。但希望兄整合益州之后,真心全力北伐,安汉兴刘。那也算不负益州军民将来尽心竭力、为兄效命。”

刘璋说这番话时,也是带着几分气的。再懦弱之人,到了这种当着两军将士的面的场合,也要硬气一把,为自己找回面子。加上他内心确实真心实意这么想的,也就顺势说了出来。

此言一出,刘璋旁边的几个文官,不由暗自为他捏了把汗。尤其是蜀郡太守王商,还有那几个清谈之臣如杜琼、陈实等人。

王商、杜琼不由暗忖:主公隐忍了那么久,没想到当着两军将士、数万人面前,为了找回面子,竟如此跟刘备说话……这不是给刘备难堪么?就算刘备暂时忍下,被你架在火上,将来时过境迁,怕是也要因此留下芥蒂,甚至被清算……

王商、杜琼等都是明哲保身的大儒,也是蜀儒当中一贯鼓吹“关起门来过日子,蜀人的钱粮蜀人自己花”的,可以说他们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跟已故的王累是一模一样的。

在他们看来,刘备打出那么多大义名分的旗号来抢夺刘璋的基业,不过是一个幌子,一块遮羞布罢了!

刘璋是暗弱,是没想用蜀地的资源为国家出力、为北伐讨逆出力,但刘备就会么?

刘备得了益州,说不定也是继续拿着蜀地的钱粮物资过好日子、支撑更加奢靡的享乐、跟弟兄们分享富贵罢了!

杜琼等人会这么想,也不奇怪,因为蜀儒当中,有这种以己度人之心的非常多。

他们见惯了刘焉、刘璋父子两代二十多年的作为。加上这些年里自己为自己的行径找合理化借口,自己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