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一见诸葛《出师论》,严颜自会拱手降(6 / 7)

舍弟诸葛亮 浙东匹夫 6930 字 9个月前

,是举止天下而皆用的,并没有考虑到蜀地山川险阻、转运不易的特殊困难。

所以,桓灵之时,甚至更早之前,蜀中百姓事实上一直在承受比外界各州更为困苦的徭役钱粮。

但是,如今司徒和诸葛令君兄弟联手,想出了代徭钱制,与对应的租庸调法。允许某些州的百姓,缴纳钱、银以折抵田赋粮税,也允许缴纳钱、银折抵徭役。

严将军,张别驾,你们也是亲眼目睹了这个新法好处的。你们扪心自问,允许花钱代役代粮,是不是对越险远难行之地的百姓越有利?蜀道艰难,这个新法就属蜀人最受惠!

而只有天下中兴匡扶于太尉之手,司徒和令君的良法才能推行天下而皆准。要是被曹贼篡逆,他会用司徒和令君想出来的财税之法么?

到时候,你们就是蜀中百姓百世的罪人。是你们让蜀地百姓没法交钱免役免粮,让他们不得不运着几十倍重的物资出蜀交割,百代之后的蜀地百姓都会记恨他们的!”

缴纳同样价值的铜钱、银币、蜀锦,肯定比缴纳同样货值的粮食或者其他粗重货物,体积和重量都能缩减很多倍。

以蜀地的运输困难,物资体积和重量降十倍,运输成本就降十倍。为了运输付出的徭役也就降低了十倍。

代役法,租庸调法,绝对是对偏远山区人民的最大善政。

之前庞统在涪城劝降法正时,不能明着用这个理由,那不过是因为庞统内政搞得不如诸葛亮好,而且庞统搞得晚,效果不明显。

诸葛亮这边,内政的推行却是扎扎实实,殚精竭虑。而且就在严颜和张松的眼皮子底下搞的。诸葛亮的内政新法带来了多少百姓拥戴,严颜都是看在眼里的。

只是此前没人给他这么定量分析、对比分析过。

现在的秦宓,却是拿着诸葛亮给他写的劝降书和阐述文章,跟张松打配合,看似针锋相对,实则递话柄一问一答。

张松揣摩明白了严颜的心态,然后做严颜的嘴替,帮着严颜被秦宓驳得哑口无言,最终也就连带着严颜一并软化了。

秦宓看严颜再也说不出话来了,便从袖子里抽出一个卷轴——这正是诸葛亮为了此番出征刘璋,所写的劝降文章,深刻阐述了刘备治蜀比刘璋治蜀、对百姓有利的地方。

诸葛亮的文章,极大地借鉴了他大哥让王粲代笔的那篇檄文的思想。但是在论证重点上,又有所不同。

而且诸葛瑾的檄文,是写给所有人看的,不能在政治哲学理论上展开太多,反而要有更多简单粗暴的呐喊和抨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