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随营军校(2 / 3)

李渊做我后面的靠山而已。克明,你说呢?”

“将军能如此想,实在是我等的福气。”杜如晦认真的点点头。李信能看穿此点,就很是不错,他就怕李信会被儿女之事所拖累。

“先生不必担心我,有些事情看穿也没什么,人的地位上来了,有些事情就不是你我能做主的了。”李信面色平静,说道:“军中情况如何?哪些郎将、次将们配合吗?”

“反响倒是有的,只是配合却是很少,一部分是世家子弟,一部分是不相信将军。段齐将军统计了一下,准备加入军校的只有三十多个人。”杜如晦低声苦笑道。

“来就是他们的福分,若是不来也怪不到我头上,对吗?”李信满不在乎的说道。来多少人无所谓,现在举办随营军校也只是撒网捞鱼而已,能捞的上来已经很不错了。

“将军准备怎么教?”杜如晦也很好奇,他很想知道李信准备教这三十多个校尉、旅帅,军中将士识字者很少,想要听懂李信的讲解,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讲故事。”李信很神秘的说道。他要讲的自然是三国演义上的事情,虽然三国演义之中带有许多夸张或者忠君的成分,可是不得不说,里面所包含的种种用兵策略还是很不错的。尤其在隋朝末年,武器的强大并非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所以说,三国演义能够帮助这些校尉、旅帅打开一个新的大门,能够扩散他们的思维,然后由杜如晦教他们认字,只有这样循序渐进,才能达到培养这些将军的目的。

“讲故事?”杜如晦惊讶了,他惊讶的望着李信,没想到李信会用这种办法了教授那些丘八。

在前面,鹰扬郎将杨宁、鹰扬次将樊如虎、鹰扬次将杜平已经和几个校尉、旅帅聚集在一起,随着大军而行,这些人当中自然是鹰扬郎将杨宁为首,他是弘农杨家的人,是杨玄感的堂弟,所以做的上的一个郎将的位置,自以为弘农杨氏家学渊源深厚,根本看不起李信。对李信所举行的随营军校更是嗤之以鼻,不放在眼中。

“一个毛头小子居然想着建什么随营军校,还真以为兵法韬略是任何人都能学会的吗?”杜平不屑的说道。他是京兆杜氏的人,这个世家在隋朝还不算太强大,可是在唐朝的时候,京兆杜家可是与韦氏差不多,杜如晦实际上也是出身京兆杜氏的,和杜平差不多,也算是旁门而已。

“你们呢,也可以去看看,看看那小子在搞什么?”樊如虎得意洋洋地说道:“不过我对那小子的武艺倒是很好奇的,连宇文成都都不是他的对手,还有前几天,啧啧,率领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