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下意识地往脚步声的方向迎去,却因为心情太过激动,脚下就是一个踉跄。
纪二老爷忙就扶住了纪二太太。
“太太。稍安勿躁。”纪二老爷握住了纪二太太的手,劝慰着纪二太太,然而他自己的脸上也难掩期待的神色。
很快,就有几个人出现在了后山的山道上,而且越走越近。
当先的一个人,正是长生。
长生的身后。领着一男一女。这一男一女都是三十出头的年纪,穿戴打扮的低调却难掩富贵,然而却不像是官宦。
两人的身后,还跟着一对少男少女,男孩子约略十五六岁的年纪,女孩子年纪更小,看样子不过八九岁。
这几个人看见了纪二老爷和纪二太太,中年女子就惊叫了一声,随即加快了脚步。
纪二太太也看见了那女子,她的眼睛立刻就湿润了,一面挣脱开纪二老爷的手,向中年女子迎了上去。
“娘……”中年女子急走几步,扑进了纪二太太的怀中,哭着叫娘。
“晓芸,我的晓芸,可想死娘了。”纪二太太抱住女子,母女俩抱头痛哭起来。
纪二老爷这个时候也走上前来,那中年男子就给纪二老爷跪下磕头:“岳父。”
“哎。”纪二老爷的眼睛也湿了,一面忙伸手将男子扶了起来:“怀瑾,这一向可好啊。”
原来这一男一女,正是当初命丧于京城外的顺义伯齐怀瑾和顺义伯夫人纪晓芸。
纪晓芸和纪二太太哭了一阵,忙也跪下,给纪二太太和纪二老爷磕头,谢怀瑾也给纪二太太磕头,叫的却不是岳母,而是娘。
四个人相见,互相打量着,亲生骨肉,十几年没有见面,他们心里都有太多的感慨,也有太多的话要说。
还是长生拉着那一对少男少女走了过来。
纪晓芸这才擦了擦眼泪,笑着让少男少女给纪二老爷和纪二太太磕头。
“爹、娘,这是永安,是建平初年生的。这是永宁,是天保五年生的。”
纪二老爷和纪二太太见了这一双外孙,高兴的几乎合不拢嘴,将方才的伤感都冲淡了。两人忙将两个孩子扶起来上下的打量,一面问长问短。
还是长生提醒了纪二老爷和纪二太太:“爹、娘,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
“对,对,长生说的对。”纪二老爷忙就点头,“一会咱们回家去好好说话。晓芸,你们还是先来拜祭祖母吧。”
纪晓芸和谢怀瑾带了两个孩子来,不仅是要跟纪二老爷、纪二太太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