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功劳(6 / 7)

安乐天下 弱颜 5581 字 2021-06-15

会大打折扣,甚至不战而败。

如今,纪三老爷带了番粮良种归来,对北面的边军意义非凡。

北面边军驻扎的地方气候寒冷,种植的谷物只有简单的几种,而且产量都并不高。如果将番粮良种传到军中,边军们平时种植番粮,可以保证自身粮草的供给。

祁佑年简单地说完,隆庆帝也看完了他的折子。

隆庆帝的眼睛都亮了,他将折子递给了韩太后。

“阿佑,不愧是我威武侯府的后人,能想出如此良策!”

“陛下,此事并非是臣一个人的功劳。”祁佑年说着话,就看了纪晓棠一眼,“当初在清远,臣与县主曾经就此事做过讨论。这几天,臣听闻文达从海外归来带回番粮,与肃王爷交谈。屯田的计划,还是肃王爷与臣共同商量出来的。”

“臣不过是一介武夫,如此详尽的计划,都是肃王爷高屋建瓴。”

祁佑年一番话,说的隆庆帝连连点头,看向秦霖的目光也有了变化。

韩太后从奏折上抬起头来,也瞧了一眼秦霖,面容虽是微笑,目光却有些莫测。

“确实,当时一同商议的人还有阿佑。”秦震似乎并没有将刚才被打断话头当做一回事,依旧态度平和地说道,“说到边军屯田,如果能够迁徙更多的百姓过去一同屯田,不仅可以加大粮食的产量,更可以巩固边防。”

“安王说的很有道理,阿佑的奏折上也有这一条。”隆庆帝就道。

秦震微笑点头。

关于番粮和屯田的问题,他与纪晓棠、祁佑年还有纪三老爷是曾经讨论过的,大家之间并没有秘密。如今祁佑年与秦霖在一起,以秦霖的眼界和才具,是不会有什么遗漏的。

本来,这件事的功劳,应该全部是他和纪家的,可如今,与其说是秦霖带了祁佑年来,不如说是祁佑年带了秦霖来。

这件事,秦霖不但插手进来,而且还隐隐地抢占了头功。

秦震与秦霖目光相错,两个人都温和地微笑着。

韩太后也看过了奏折,点头称赞,一面就让中官将奏折给了秦震和纪晓棠传阅。

“你们也看看,有没有什么要补充的。一人智短,两人智长。这样的大事,就是要大家伙同心协力,献计献策。”韩太后笑着说道。

秦震先看了奏折,就递给纪晓棠。

纪晓棠仔细地看了,字是祁佑年写的没错,然而行文却并非完全是祁佑年的特色,想来这里面就有秦霖的手笔。

对于祁佑年已经非常熟悉,纪晓棠看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