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六章 部署(10 / 25)

得一等近臣,听取有关汴京内外的报告。

向太后无比欣慰,于是下了旨意,在官家与近臣谈话时,所有人都必须退出寝殿,同时,在这寝殿门口,派了像那位老女官一般,绝对信得过的女官把守。

石得一躬身来到赵煦榻前,俯首拜道:“臣给大家问安。”

“朕安!”

赵煦看向石得一,问道:“都知,可是有事?”

“回禀陛下,探事司的逻卒,昨日在鄢陵县的马兰桥镇,亲眼看到了当地税吏,将一个来自许田镇的商贾的货物,全部扣押,并以其贩卖私盐为由,投入监牢……”

赵煦听着,眼睛眯起来:“这么快就有人敢做这种事情了吗?”

石得一匍匐在地,不敢接话。

赵煦敲了敲手指,吩咐道:“都知啊,让逻卒们将那位商贾的姓名、籍贯打探清楚!”

“然后马上派人去其家乡,找到其家眷!”

“告诉其家眷,此人在马兰桥镇所遭遇的冤案!”赵煦在冤案这两个字上,特别加重了语调,这等于直接就给这个案子定性了——别管,那个商贾到底有没有贩卖私盐。

现在,皇帝金口玉言,直接定性其乃是‘冤案’。

这就是要借题发挥!

石得一听着,只匍匐着不说话。

“然后,再帮他们请好讼师,写好诉状,上告到鄢陵县县衙!”

“对了……”赵煦问道:“知鄢陵县如今是何人?”

“奏知大家,是宣德郎张义……”

“此大臣如何?”赵煦又问。

石得一答道:“臣问过了吏部了,此大臣乃是熙宁三年进士……起家为青州司户参军,之后历任京东、淮南等地,元丰三年改官,元丰八年以宣德郎授知鄢陵县。”

“其为官官声,还算清明,在鄢陵地方,素以善断刑狱闻名!”

赵煦点头:“知道了!”

一个善断刑狱的亲民官吗?

可惜了……

其实,赵煦更希望,是一个和胥吏们同流合污的贪官或者是一个被胥吏们架空的庸吏。

这样的话,才有话题性,才能吸引大众的注意力,并刺激到新兴的工坊主、作坊主们的神经。

简单的来说……

在这个事情上,赵煦是拿出了慈溪搞小白菜案的架势。

发誓要为民做主!

同时,也要借助这个机会,塑造出新的利益集团的共识。

共识这种东西,素来都是一个阶级的利益被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