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让狄咏对他们进行扫盲。
当然了,这种扫盲是初级的那种。
就是让他们掌握五十个常用字的读写,此外就是掌握百以内的加减法,同时能做到分清左右和东南西北,并掌握指南针的各种使用之法。
等到将来,他们就是一颗颗种子。
成为他这个皇帝的政策的宣讲员与军事改革的实践者。
并在潜移默化中,推动大宋的军队,走向火器化。第2/2页)
在当初赐名的时候,便已经决定了的事情。
要将之打造成未来的类似中央教导团一样的部队。
故此,赵煦看向狄咏,轻声下令:“狄卿,开始吧!”
“诺!”
狄咏再拜,然后起身,面向他面前的大军,轻轻挥手。
在他身后,中军将旗开始挥动,中军的营垒中,架起的大鼓也被力士敲响。
咚咚咚!
伴随着战鼓声,原本肃立于道路两侧的军阵动了。
然后……
哒哒哒!
密集而有序的脚步声,从军营入口传来。
尘土飞扬而起,脚步声越来越响亮。
群臣循声望去,却见在军营入口处,左右两侧列队的两个军阵,在原地踏步。
然后,这两个军阵的士兵,就开始整齐的踏步而出。
他们穿着厚重的甲胄,踏着整齐的步伐,排着紧密的阵列,踏步而出。
就像一堵堵的高墙,井然有序的走向道中。
他们伴随着鼓声,如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迈着几乎整齐的步伐,铿锵有力的沉默向前。
所有人目瞪口呆。
整齐的队列、如墙而进。
好似潮水一样,延绵不绝。
一队又一队的甲士,就如同一堵又一堵的高墙。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静静的看着。
从军营入口开始,一个又一个军列加入其中。
一堵又一堵的钢铁之墙,迈步向前。
他们沿着道路,向着中军方向,如墙而进。
所有人在此刻,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其徐如林!
是的!
兵法上所说的:其徐如林,在此时照进现实!
武臣们震惊了!
“太祖开国时的精锐,也未必有这等气势吧?”
他们喃喃自语着。
文臣们则沉默着,用着复杂的心情看着眼前的一切。
兴奋中,带着警惕和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