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税的话,他就得准备好钱,不能叫官府将他的船给扣下来。
这就让杨汲皱起了眉头。
因为他在应天府时,就已看了邸报,邸报上明言,天子仁圣,已下诏废除开封府府界内的一切过税。
同时命开封府,尽废一切税卡。
杨汲记得,当时整个应天府欢声雷动。
无数商贾,都开始带着货物,向着开封府而去。
没有过税,没有税卡的话,他们的成本就要降低三成以上!
这就都是利润啊!
然而,现在,襄邑县的官吏,却在闸口设卡,似乎是要征税……
这要是坐实了……
就是明目张胆的对抗朝廷,对抗天子!
襄邑到京城,已经不过百余里,快马一天就能来回。
所以……
他们这是在天子眼皮子底下,搞小动作啊!
想到这里,杨汲就站起身来,对左右道:“且与某出去看看……”
“记住,不要说话!”
“诺!”
若能亲眼看到,襄邑县的官吏们抗旨的场面。
那回头给天子写劄子的时候,就可以趁机披露,证明自己哪怕是在旅途上,也时刻关心并研究着天子的政策、法令。第2/2页)
“不错!不错!”
“这或许是个好彩头!”
他在四月下旬,就接到了天子起复他回京为都水监的诏书。
照道理,他此刻应该早已经到吏部报道,走完陛见的流程,并已经端坐在都水监的官衙上了。
但,他在接到诏书后,却并没有和其他人一样,日夜兼程的入京。
他也没有选最快、最便捷的入京路线:从黄州经光州,抵达蔡州,到了蔡州,就可以通过蔡河-惠民河,直抵汴京。
全程最多十天!
但他没有!
反而是选择绕了一大圈!
自黄州启程,沿江南下,直抵江宁。
仅仅是这一段旅程,他就走了足足十天!
在江宁,他见到了很多昔日的友人、同僚。
自然,也拜见了恩相王安石,并参观了已经开学的江宁书院。
顺便,他还拿出了数千贯,在江宁府买了数十顷的良田,捐给江宁书院作为学田,以助书院师生之费。
做完这些事情,他才在五月初启程,自江宁入京。
之所以在襄邑这里换船,是因为他在应天府下了船,然后去见了一位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