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三章 层层加码(14 / 25)

“回禀陛下,臣方受右相蒲公堂帖,传召都堂议事……蒲公向臣传达了陛下德音教诲……”

“因涉陛下圣名清声,臣不敢怠慢……故冒死上劄乞见,伏听圣训!”

赵煦听着蔡京的话,嘴角微微翘起来。

看看人家,多懂事!

果然不愧是赵佶时代的六贼之首,时刻都牢记着请示。

不过,蒲宗孟是赵煦任命的右相。

所以,他需要维护蒲宗孟的威信与权威。

于是赵煦正色的对蔡京道:“此事,朕已全权交托于蒲相公!”

“在此事之上,卿当以蒲相公为尊!”

蔡京顿首拜道:“诺!”

“臣谨遵德音!”

然后他抬起头:“只是……臣忧心,蒲相公未有开封府任职的履历……于开封府县镇诸事,并不熟悉……”

“若相公未能审明开封府诸县镇内情,便贸然以堂帖施政……”

“臣恐……”

赵煦听懂了,问道:“蒲相公给卿定了什么期限?”

层层加码,这是熙宁变法后大宋政治的特点。

吴居厚、王子京、骞周辅父子,都是此中高手。

上面说限期一年完成某事,他们反手给下面要求限期八个月,下面的人回去后,再反手限期下面的人六个月完成……

最后,到了执行层面的时候,可能已经被极限压缩到三个月了。

然后,无可奈何的基层,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就只能选择最简单有效的办法——无视基本情况,无视客观现实的一刀切!

京东路的保马保甲法、江西路的榷盐法、福建路的榷盐和榷酒,都是被他们这么玩坏的。

这和之前,嘉佑、治平时代的那种上上下下一团和气,大家一起因循守旧,照着规矩,慢悠悠的干活是截然不同的。第2/2页)

这些人擅长的就是层层加码,对下面的人极限施压,迫使下面的人,不得不想方设法的超额超量完成任务目标。

他们的政绩,也大都是这么来的。

只是……

当今天子,可不喜欢这样做事。

他更喜欢,稳扎稳打。

无论在用兵上,还是在内政上,都是如此。

蔡京曾在御前,听天子教训过,天子也嘱托过他在开封府要【结硬寨,打呆仗】。

不要莽,不要急。

一次磨不掉就多来几次。

滴水穿石,再难对付的人,也能被击穿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