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二章 蒲宗孟的表演(5 / 24)

大宋祖宗们的老路。

……

蒲宗孟跪伏于令厅中,听着面前的天子近臣,所宣读的天子口谕。

他再拜受命:“诺!臣谨遵德音教诲!”

等他站起身来的时候,他的整个人都已经充满了斗志。

天子的支持,让他充满了力量。

他有信心,必可达成目的!

冯景却是扫视着蒲宗孟的这个令厅,眉头微皱。

这种奔放的审美,对他来说,实在有些难以接受。

这个令厅的装饰风格,根本不像士大夫们的喜欢的风格。

反倒是像那种乡下的土财主。

尽可能的向着铺张、奢侈的方向,打造着自己的家宅。

但在真正懂审美的人眼中,这太过张扬,也并不美。

真正的美,应该与周围环境融合,做到阴阳相谐,叫人身在其中,既能身心舒畅,同时也能让来访者,从中看到此间主人的志向、追求与抱负。

而蒲宗孟这里,冯景能看到的,只有那些铺陈于表面上,流于形式的奢侈。

这就让他不解了。

不过,当着蒲宗孟的面,他没有说。

等到回了宫,他将在蒲宗孟令厅看到的东西,告诉赵煦,然后不解的道:“大家,蒲学士也算是名臣了……”

“他的令厅,怎这般的……”他想了很久,也没有想到恰当的词汇,来描述蒲宗孟的令厅。

赵煦听了,却是笑着摇头。

“蒲相公的妹夫,可是濂溪先生!他们两人,还是知己的关系!”

“想当年,濂溪先生穷困,蒲相公毅然以胞妹下嫁!”

“濂溪先生不幸亡故后,又是蒲相公,自取家财,为先生整理文稿,刻印文集,扬名天下……”

赵煦说到这里,就看向冯景:“冯景啊,汝可读过濂溪先生的《爱莲说》?”

冯景摇头。

赵煦道:“有空还是多看看书的……”

“蒲相公能与濂溪先生,成为知己好友……能与写出《爱莲说》的濂溪先生为知己,蒲相公的审美,当代几人能出其右?”

那可是爱莲说啊!

现代的中学生,人人都得背的文章。

一句;濯清涟而不妖,出污泥而不染,千古传颂,让历代文人神往。

更不要说,蒲宗孟可是做过翰林学士的人!

在大宋朝,能做翰林学士的士大夫的文化修养与个人审美,就不可能差!

此外,蒲宗孟还是苏辙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