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他们在京中都有着宅邸,至少也是朋友,派个小厮过来,打个招呼就行了。
一般,能亲自来朝集院的,不是那种天下知名的清官。
就是树敌无数的官场异类。
只有这两种人,才会来朝集院。
眼前之人会是哪一种?
门吏想着,就悄悄的观察了一下。
那站在门口,被元随们簇拥着的高官,看上去有些瘦弱,也不算高大,他的头发似乎有些稀疏,脸上有着一颗很明显的黑痣,就是整个人的气场,让人看着就感觉有些心里发毛,仿佛是在寺庙中看到的那些判官雕塑一般。
门吏下意识的打了个冷战,连忙拱手问道:“敢问尊驾是?”
文臣身边,一个穿着青衫的孔武元随将一张官牒,递了过来,道:“此故大理寺卿、刑部侍郎、前知潞州崔公!”
“还不快快为崔公准备厢房、吃食、热水?”
门吏连忙拱手再拜:“原来是故崔公啊……”
下一刻,他的话卡在喉咙里。
他惊恐的抬起头来。
“崔……崔公……”
一个名字,在他脑海中炸开。
崔台符!
锻炼成狱的崔台符,这煞星回朝了!第2/2页)
重要的是,她要从这个事情里把自己摘出来。
不能让天下人,特别是天下士大夫们,以为她这个太皇太后,偏袒自己的女婿!
甚至将她与章献明肃相提并论——在两年多前,那个垂帘最初的时候。
她还因为,朝臣将她比做章献明肃沾沾自喜。
但,现在,她已耻于‘章献明肃’第二。
她要做大宋的太似。
是文王之后,武王之母,成王之祖!
是名标青史,流芳百世,万代祭祀的贤后!
要让后人提起大宋王朝,就想到她!
在这样的情况下,别说是张敦礼了。
高公纪兄弟外的其他高家人,若犯了事情,惹出了舆论物议,她也不会保!
当然,这是建立在大宋对于统治阶级极为优待的基础上。
外戚们只要不谋反,就算是在宣德门前杀人放火,撑死了也就是编管某州居住。
过几年,遇到大赦,就又会起复。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制度保障,太皇太后才能做到这般的正义凛然、大公无私。
因为代价,几乎为零!
即使真的把大宗正、大理寺都叫过来,用公议论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