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九章 吕惠卿回朝(5 / 29)

之君’,慢慢的向着一个想要有所作为,勤政爱民,关爱底层人民生活,但造化弄人,命运多舛的‘圣主’、‘明君’转变。

这种带着一定悲情色彩的君王形象,很好的贴近了底层人民的幻想。

在精神上,给与了人民慰籍。

效果非常好,甚至超过了过去赵官家们给自己塑造的形象——官家是好的,坏的都是下面的贪官污吏!

至于你要问,这才过去两年多,怎么汴京人就这么健忘?

但事实就是如此。

无论什么时代,群众总是健忘的。

便是在现代,媒体也能很轻易的发动岁月史书,篡改群众的记忆,倒果为因,甚至无中生有。

何况是在中古的大宋,这个新闻学刚刚萌芽的时代呢?

而赵煦给他父皇编排的那些小作文的意识形态,本身无比贴近汴京社会的需求!

就像那篇‘风能进、雨能进,而吾不能进’的小作文。

对于汴京人来说,简直就是醍醐灌顶的当头一棒。

这一棒子敲下去,就算是聪明人,也会被敲傻,也会认定这定是‘先帝圣哲故事’。

没办法!

作为一个以手工业为主的商业城市,汴京城的市民文化非常发达,百姓对个人私人财产的重视,也远超如今这个地球上的任何国家与地区。

开封府每年最多的官司,就是争产官司。

夫妻、兄弟、姑嫂、妯娌……都在争产!

什么纲常伦理、家庭道德……

什么兄友弟恭……

儒家想象的一切美好的封建伦理,在汴京城都不复存在。

为了孔方兄,一个个家庭破碎,一对对夫妻反目,一家家兄弟成仇。

在这种社会环境下,赵煦编的那篇小作文破圈是必然的。

如今,不止是底层的百姓在传唱。

就连勋贵外戚们,也都在谈论。

再过些年,说不定,就要野史摇身一变,变成正史。

于是鲜于侁等人,很不幸的成为这场大规模的岁月史书魔法攻击下的牺牲品。

在被爆出他们曾经‘诽谤先帝’、‘妄议圣主’后。

整个汴京城群起而攻之!

从贩夫走卒到商贾富户,从勋贵武臣,到外戚宗室。

所有人同仇敌忾。

誓要将这些人批倒批臭!

于是,鲜于侁等人,几乎是狼狈不已的仓皇离京。

也就是苏辙,因为是赵煦的经筵官,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