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章 立规矩(1)(3 / 5)

平拄着那柄天子御赐的崖州黄花梨所制的几杖,慢慢的来到苏颂面前。

在他身边,还跟着苏辙。

张方平对着苏颂微微拱手还礼,叹道“老夫这是不得不来啊……”

“子由这次却是做差了。”

“为防其有污慈圣慈名,老夫只能是厚颜入宫,去两宫慈圣与官家御前谢罪了!”

苏颂听着,颔首道“吾也正欲到御前为曾子开谢罪……然后再往两宫慈圣之前谢罪……”

“不如同往之?”苏颂问道。

正好,他本来也打算顺便到御前,帮苏辙说说话,疏通疏通。

如今,有张方平同行,靠着张方平的面子,事情应该就要好办多了。

张方平颔首“甚好,老夫正好也许久未与子容叙旧了。”

苏辙耷拉着脑袋,眼角的余光,看到了那些伏拜于内东门下的同僚们。

曾子开、上官彦衡、鲜于子俊……

不过,苏辙对此其实是早有预计的——乌台诗案的时候,他就已经尝过了类似的滋味。

几乎是一夜之间,所有与他交好的人,都与他断绝了往来。

甚至焚烧掉了昔年从他这里求去的诗词、书贴……

官场就是如此。

为了减一年磨勘,有的是人,敢杀人放火!

何况事关着仕途!

当朝天子虽然仁厚,但,得罪他的人,却一个都没有好下场!

李定、刘挚、王岩叟、孙升……

这些人被贬,可不是简单的贬官了事。

少主隔三差五,就要拉他们出来,与身边的人反复讲,这些被贬者如何如何坏。

等于是反复鞭尸!

有了天子的这个态度,这些被贬之人,想要起复,比登天还难!

所以,朝中之人,如今都有着共识——只要被当今亲自贬官的,那么,再想和过去一样,去地方上度度假,过几年就能没事人一样回朝的,几乎没可能!

吏部也好,都堂也罢,都不会也不敢,任用一个曾为天子所贬的人。

于是,这些人这辈子都只能在偏远军州打转。

而对文臣而言,可比杀了他们还要难受!

故此,曾肇、鲜于侁、上官均等朋友的选择,苏辙能理解。

但理解归理解,心中还是堵得慌,听着张方平和苏颂的话,他更是耷拉着脑袋,耳朵一下子就红了。

内心之中,五味杂陈,难以言说。

只能是诺诺的拱手道“小侄要叫两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