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三章 借壳上市(4 / 6)

的制词,就是赵煦命邓润甫写的。

其中,专门提到了改其礼部的原因就是孟子封公,曾孝宽居功至伟,故将其从吏部改礼部,命其执掌天下礼法、祭祀、贡举。

当然,这只是表面上的原因。

真正的原因是——曾孝宽虽然是二代,但他愿意干事,而且肯干事。

再让他留在吏部,容易碍眼,不方便赵煦操作。

所以,将他丢去礼部,然后把韩忠彦扶到吏部。

韩忠彦就不一样了。

赵煦让他躺着,他就真的躺着,不止躺着,还盖上被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喝悠闲茶。

每日只是准时点卯打卡,吏部上下一切事,他都不管。

他甚至从不过问吏部公文,也不插手吏部的除授。

一切权力,都交给赵煦选的王子韶。

这鹤相公(汴京人送给韩忠彦的绰号),确实是个妙人!

相州韩家能始终兴盛,屹立不倒,确实是有原因的!

心中念头,不断闪过,赵煦人已经站起来,走到曾孝宽面前,然后将之扶起来。

“春官……言重了……言重了……”赵煦配合表演“且不说如今一切真相,还未可知!”

“便是那康直,真的如曾、苏二舍人所言一般……此事也与春官无关!”

“知人知面不知心嘛!”

“春官但请安坐,且待朝廷查处,届时自有分晓!”

涉及一位待制大臣,当然不能仅凭别人嘴巴说。

必须得有真凭实据!

毕竟,这可是待制!

是国家重臣,是宰执候补!

怎么可能仅凭几个人的一面之词,就给别人定罪?

“这……”曾孝宽张了张嘴“可……臣心实在难安……”

“春官且宽心就是了!”赵煦安慰着。

“对了!”赵煦忽然道“有个事情,朕一直想与春官说,奈何一直没有找到机会……”

“今日正好春官入宫来见朕,朕就与春官商议一下……”

曾孝宽抬起头来。

“冬至日后,朕一直在宫中看宣靖公(曾公亮谥号)当年奉仁祖之命而编纂的《武经总要》!”

“真真是皇皇巨著,天下兵书之总纲也!”

曾孝宽连忙道“先臣昔年之书,能蒙陛下赞誉,实乃先臣之幸也!”

赵煦颔首,道“惜乎,朕不能见宣靖公,当面请教!”

“此真乃朕生平憾事也!”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