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十章 赵官家们的用人之道(4 / 7)

以上的原因,就是汴京城的宗室外戚,一直在和新法、新党唱反调。

王安石两次罢相的背后,都藏着这些人的黑手。

所以,赵煦在庆宁宫醒来的那一刻就已经知道。

他想要做事的话,就得先喂饱这些人。

就像他在现代看过的那部电视剧中和珅和大人的救灾理论一般——只有先喂饱当官的,才能救灾。

当官的没有喂饱,灾民肯定不会有吃的!

这个道理虽然很歪,但却是真理!

多少事,都是坏在这些人手里的?

旁的不提,前段时间,赵煦扑买绫锦院的时候,要不是曹家、高家、向家、刘家、杨家帮着他弹压下去了其他外戚、宗室家的不满,还逼着那些人吐出了大笔利益。

赵煦那里能这么轻松、简单的,完成绫锦院私有化?

信不信,在一开始,他就要遇到在京诸司、诸场坊的强烈反对!

这些人完全可以利用他们把持、控制诸司百年的经验,让诸司衙门停摆。

曹佾看着那个搀扶着自己的少年官家,他诚惶诚恐的道“官家是君,老臣是臣……”

“无论如何,君臣之礼不可废啊!”

说着,他就感慨起来“官家是明君,仁君,奈何老臣老朽,已没几年时间了……”

“若老臣能年轻十岁,那该多好啊!”

赵煦一听,就明白了,老国舅这是在给他递话呢!

赵煦立刻就道“舅祖何出此言?”

“以我看来,舅祖老当益壮,定可长命百岁!”

“唉……”曹佾叹道“老臣的身体,老臣是知道的……”

“怕是没几年活头啰!”

“而诸子顽劣,子孙不孝……恐怕……唉……”

赵煦听着,当然知道,曹佾在和他说什么?

无非不过是想要一个承诺。

一个他死后,曹家富贵不衰的承诺。

于是,赵煦道“舅祖言重了!”

“依我看,舅祖诸子,皆是孝子,而舅祖诸孙,也都颇为贤明。”

“尤其是伴读曹晔以我观之,必成国家栋梁!”

这就是暗示曹佾——您放心,您之后,朕不会亏待曹家,不会做那种过河拆桥,人走茶凉的事情。

至少,朕会保证曹晔的地位,让其将来有机会继承您在朝中的地位。

曹佾自然是听得懂的。

他当即笑起来,道“唉……老臣诸子顽劣,哪有官家说的这么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