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越次(5 / 6)

安排到明天早上早朝入觐,以方便他可以尽早完成述职,尽早回任登州,免得误了今年磨勘(北宋磨勘,有任职、视事的时间规定,长久不在任地,是会影响磨勘的)。

但现在,宫中却降下旨意,将他的入觐时间和地点全都改了。

这就更罕见了。

一年都未必会出现一次。

这叫越次召见!

乃是介甫相公当年享受的待遇!

而且,一定是官家亲自干涉才能有的结果,这就苏轼顿时受宠若惊了。

“皇恩浩荡啊!”他想起,当朝官家,对他屡次拔擢、嘉奖的事情,心绪一时难以平静。

而在他身边的贾种民,则明显有些吃错了。

“子瞻真是简在帝心啊!”他酸溜溜的道:“当今官家,自即位来,朝官之中,能得越次者,子瞻为第一人。”

便是他想要入宫见官家,也得上报都堂,由都堂排班。

而当今天子虽然圣明,但终究年少。

一般情况下,都堂排班,都是排到两宫那边。

想要排到官家,除非官家自己有兴趣,否则几乎不可能。

如今的朝中,除了都堂诸位相公,以及那几位经筵官外,文臣之中,以贾种民所知,如今仅有沈括,拥有可以跳过一切程序直接求对的特权。

谁叫他沈存中是先帝特意磨去棱角,留给当今的‘周亚夫’呢。

但现在,苏轼却被以朝官身份,被越次召对了。

这太叫人羡慕了。

苏轼连忙对皇城方向拱手道:“圣上恩深似海,于臣形同再造,臣实在不知如何报答,只能粉身碎骨,为官家效死!”

经过乌台诗案,苏轼的性格多少是收敛了。

至少,他已学会了逢迎上意,甚至知道了伪装自己。

没办法!

无论是谁,被人拿着阳燧,倒查自己十年、二十年的文字。

而且是逐字逐句的挑毛病,找问题。

心再大的人,也会吃到教训。

只是,他那微微扬起的嘴角,多少还是出卖了他。

毕竟,乌台诗案他虽然被整的很惨。

可贬官黄州后,他其实没吃什么苦。

有的是迷弟、二代,纷纷来拜见。

朝中也有的是人帮他说好话,给他打圆场。

所以,现在的苏轼是吃到了教训,也长了记性。

但还不够深刻,也还不够惨痛。

所以,现在的苏轼,还不是那个后来吃过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