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苏轼回京(6 / 7)

苏轼顿时好奇起来,问道:“子由,那是何物?”

苏辙顺着苏轼的手指的方向看过去,答道:“兄长没听说吗?”

“嗯?”

“当今圣上将街道司从都水监中独立出来,并使其隶于开封府下,拜贾种民为提举汴京内外厢街道公事兼录事街道!”

苏轼点点头,此事他在登州有所耳闻。

那些从汴京去登州收鱼干的商贾,曾说过汴京城如今权力最大的,不是权知开封府,也非是汴京左右军巡使。

而是街道司。

按照那些人的说法,街道司什么事情都能管,而且管的很严。

动辄打人、抓人、罚款。

身为街道司的主官,贾种民本人更是经常带着他手底下那些如狼似虎的恶吏,在街头执法。

总之,在那些人嘴里,这街道司就是又一个探事司一般的皇帝鹰犬、走狗。

“那就是贾种民的杰作。”苏辙说道:“贾种民唤之曰:轨道!”

“据说是仿秦代故事,用秦始皇当年所发明之物,最初是为了运输靖安坊拆卸的各种瓦砾、碎石、朽木,并从城外将砖瓦运入城中,以供靖安坊之汴京学府所用!”

“而如今,其开始将之变成一个供人、货出入汴京之物!”

“……”

苏辙一边说,一边和苏轼介绍着这个今年五月开始勘探、建设,八月投入运行的新兴事物。

苏轼却没怎么听了。

他的脑子,被苏辙所说的‘仿秦始皇当年发明’所充斥。

那可是秦始皇啊!

虽然,历朝历代,都在骂秦政乃是恶政。

可哪朝哪代,没在用秦政?

前代柳宗元的《封建论》就已经说得很透彻了。

大秦所开创的郡县制,才是中国的根本!

也只有郡县制,才能长治久安。

而苏轼和他的父亲苏洵,其实一直都对秦,有着一种非常复杂且莫名的情怀。

父子两人都写过一篇名曰《六国论》的文章,足以说明问题!

如今,苏轼骤然听到,汴京出现了一个仿秦代的东西,而且还是秦始皇时代的东西。

他怎能不惊讶,又如何不激动?

一颗心,顿时就砰砰砰的跳动起来。

“子由怎么知道,那所谓‘轨道’是秦始皇所创?”苏轼忽然问道。

苏辙愣了愣,然后道:“街道司的人说的……”

“言是从古籍之中发现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