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苏轼回京(3 / 7)

换一般人,早就各种酸言酸语,往其身上招呼了。

偏苏轼不会。

因为在文学成就上,就是得服苏轼。

谁要敢有半个字异议,一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直接糊脸上,后面还跟着定风波、赤壁赋、前赤壁赋等一大堆注定千古不朽的诗词。

正如当今天子在命中书舍人林旦为授苏轼直龙图阁馆职时所言:他人得授直龙图阁,乃其幸也,而朕今授苏轼直龙图阁,乃直龙图阁之幸!

苏轼虽然升官了。

但他的性格,还是与往常一般,没有半点改变。

他一下马,就直接奔向自己最心爱、挂记的弟弟。

直接就抓住苏辙的手:“子由啊,你消瘦了!”

苏辙憨厚的笑了笑激动的抓着自己哥哥的手,道:“兄长却是发福了几分。”

苏轼哈哈大笑:“要怪只怪登州之鱼太过美味!”

他说着就对苏辙道:“子由,上个月我托人稍给你的那些海货,可都收到了?”

“嗯!”

“张伯父与苏世叔也收到了?”

“都收到了!”苏辙道:“还都与吾说,很喜欢兄长的礼物呢!”

“这就好。”

这个时候,其他人也都凑了上来。

全部是苏轼的迷弟。

哪怕这里面不少人,年纪都只比苏轼小几岁,甚至还有人年纪苏轼大。

但他们却崇拜的看着这个大宋文坛的传奇。

“见过苏公……”这些是过去不认识苏轼的。

“见过子瞻兄……”这些是认识苏轼,但不太熟的。

“东坡先生,别来无恙!”这些都是和苏轼书信往来密切的好友。

……

苏轼回京的消息,就像一条忽然登上汴京热搜的词条。

几乎是转瞬,就传遍了整个汴京。

最兴奋的,莫过于汴京城的各大勾栏瓦子了。

无数瓦子的主人,立刻挥舞起自己的钞能力,同时发动一切能发动的人脉。

开始运作起来,他们都想要自己的瓦子成为苏轼回京,招待友人的宴会、酒席场所。

甚至有人宁愿倒贴,也想拥有这个机会!

没办法!

像这种文人盛会,注定会流传千古。

一不小心,万一大胡子喝高了,当场再写一首名篇。

那他和他的瓦子,也能跟着不朽了。

就像李太白《将近酒》中简单的点名的那两位在坐的宾客一样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