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 御前会议(2)(7 / 8)

某种意义的神。

神,不可以被讨论,不可以被评价,更不能有错。

一旦神被人讨论、评价,甚至被人发现了错误。

那么神就从至高无上的地位跌落下来。

用现代的话说,就是亮出了血条。

皇权因此松动。

可是,赵煦看的清楚,皇权终将谢幕。

与其被人拿着刀子,将全家杀干净。

不如自己体面点,提前留好退路。

这样万一真有哪天,子孙也能依靠这个,保住性命说不定还能当个米虫,安享富贵。

甚至因此有东山再起的希望。

西汉灭亡后,刘秀为什么能复国?

还不是靠着文景的仁政还有武宣的功绩?

没有这些,大魔导师再强,怕也要被群雄冲烂。

当然了,这也是赵煦知道,任何事情都有自身的惯性。

所以啊,他再怎么浪,至少在他活着的时间里。

只要他不逼反整个天下,那么他所拥有的权力,依然是至高无上,且不可撼动的。

他再好好扮演自己的角色,争取民心的归附和认可。

那么,他就依然是那个神圣不可侵犯的君王。

甚至可能因为这些政策,而被百姓神化。

正是因此,赵煦才会这么肆无忌惮。

至于他死后?

谁还能管得了自己死后的事情?

汉武帝、唐太宗这样的千古雄主都无能为力。

三世为人,赵煦早已经释然了。

群臣听着,皆动容不已。

赵煦则继续说道:“其后,皇考又命朕立二誓!”

“其二曰:宰执大臣、三衙大将,国家臂膀,股肱髃臣,纵犯十恶不赦之罪,止于赐死,十恶之外,止于编管!”

这就是将原本明面下的潜规则,变成公开的政策,让所有人都知道。

同时,也是进一步拉拢宰执、将帅,强化这些人国家主人翁意识。

将他从孤家寡人,变成了一个有坚定支持、拥护的利益集团共主。

这样一来,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再大,也可以通过谈判和让渡利益来妥协。

于是皇权被包裹在里面,成为一个真正的利维坦。

赵煦说到这里,便看着群臣,道:“其三:凡吾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齑之!”

韩绛立刻顿首:“伏唯大宋英文烈武圣孝皇帝圣德永垂万古!”

其他人跟着俯首:“伏唯大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