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遵惠、侬智会,策反了整個北方的豪族、土司。
所以,几乎所有战斗,都是一边倒。
御龙第一将遭遇的敌人,不是准备不足,被骑兵突袭偷家(决里隘之战),就是坐困坚城,想要固守待援,结果被火药炸塌了城墙(北件城)。
到了决战,交趾大军,更是遇到了所有军队的噩梦——后勤被断,归路被绝,只能被迫与宋军对峙。
结果,被从宋夏战场上,锤炼出来的骑兵夜袭,损失惨重,本就低落的士气,彻底崩溃。
李常杰决死一博,寄予厚望的战象,却被御龙直的榴弹瞬间击破。
剧烈的爆炸和战象的忽然倒戈。
让交趾人完全崩溃,一切组织与秩序都不存在。
在这样一场一场的胜利的滋养下,御龙第一将的精气神,自然能被喂出来。
何况……
这次南征,他们赚的太多了!
从上到下,都赚麻了。
哪怕是个大头兵,朝廷赏赐、军饷加上在交趾的各种外快收入,也带回来了价值数百贯的财帛。
运气好一点的,甚至已经在战场上完成了从大头兵到武臣的飞跃。
于是,这支军队,现在已经是大宋军官比例最高的军队!
一场南征下来,单单是士卒之中,就诞生了一百多名军官。
从不入流的无品武臣,到入品的三班小使臣都有。
至于军官群体,更是诞生了三个遥郡,二十多个大使臣。
在钱和官身的刺激下,御龙第一将的蜕变,自然是可以想象的。
封建军队就是这样的。
钱给够,功劳及时兑现,那就是强军!
若能在战场上,超额得到财帛刺激,还能有清晰明确的晋升途径。
那么,这支军队谁都不怕,谁都敢碰!
秦军、汉军、唐军,都是这么崛起的。
大宋军队,之所以一直表现不佳。
除了文官们的打压、掣肘外,就是待遇上的问题了。
所以,哪怕是在将兵法改革后的西军中,一万人的军队,能有一千精锐就了不起的。
剩下的人,上了战场,都是顺风仗嗷嗷叫,逆风撒腿就跑。
这很正常——赵官家给他们的军饷不够。
厢军和弓箭手,一个月三五百文。
哪怕是禁军,下军、中军才一贯、两贯最多三贯。
这么点钱,谁会玩命?
临敌放上三箭,就对得起赵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