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肯把数千匹滇马卖给宋人。
那他们就难道不会,把大理国的情况和宋庭说一说?
甚至于……
跑到宋庭这里,代替段家,学习春秋时的申包胥来一个忠臣哭庭借兵?
这样想着,高泰明就有些颤抖。
他隐隐感觉,殿上那个总是带着渗人微笑的小皇帝,可能已经知道了些什么。
没有办法,高泰明只能硬着头皮,战战兢兢、小心翼翼的试探着道:“陛下缪赞,这都是臣下应该做的事情。”
赵煦瞧着殿上的高泰明,下意识的摩挲了一下双手,然后露出一个自认为和善的笑容,可说出来的话,却忍不住的略带了一点他自己都没有察觉到的兴奋:“大理虽偏居一方,犹能知忠孝,可见圣人之道,用之四海皆准也!”
“尤其是高卿!”
“朕听说过,大理高氏,世佐大理王,代代忠贞,可谓是天南忠臣孝子典范!”
高泰明听着赵煦的话,尤其是声音里那无法压抑,却又在强行压抑的兴奋,顿时如遭雷击!
因为高泰明熟悉这种兴奋。
当年,杨家弑杀段廉义的事情,传到鄯阐的时候,他就是这样的。
想笑想跳,还想手舞足蹈,却不得不强行按捺,甚至流出眼泪。
所以……
高泰明的心,忍不住的在尖叫!
他知道!
他都知道!
那个小皇帝都知道了!
高泰明于是忍不住的想起了被杨家弑杀的段廉义,想起了神经病上明帝段寿辉,想起了那个见到他就瑟瑟发抖的傀儡段正明。
于是,赶紧匍匐下去,拜道:“陛下缪赞,臣愧不敢当!”
“不敢瞒陛下,臣先祖父在时,常常教导臣等子孙……”
“高氏,虽偏居大理,但不可忘大宋天子恩典,犹当奉诗书礼乐之教……”
“故乃于大宋熙宁九年,说服先王入朝天子!”
“今臣父袭爵,乃念祖父教诲,说服国主,遣臣来朝陛下……”
高泰明说完,就眼巴巴的看向那殿上端坐的小皇帝。
他心里面明白,若小皇帝知晓高家的事情,也知晓了现在大理的情况,那就肯定能听懂他的潜台词。
陛下……
只要您不打俺们高家,那么,段家做得到的事情,俺们高家能做到。
段家做不到的事情,俺们高家更加能做到!
譬如说朝贡!
您看——段氏立国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