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 招安潮下的海贼们(2)(8 / 11)

的官吏与士绅。

明州,作为介甫相公新法的悟道之地,同时也是新学的发源地——介甫相公就是在觐县县令任上开始讲学的。

自然,上上下下都是新党成员。

陈睦就任明州后,奉旨意在明州大兴船厂,鼓励捕鱼,减免船舶和捕鱼的税收。

最近更是开始大量的进行免税。

在来自朝廷的政策支持和陈睦主持下,明州的商业氛围越加浓厚,受益人群不断增加。

新法的支持率,自是一路走高。

如今的明州,已是真正的新法根据地了。

“有劳诸公今日来此祭扫,在下谨代表恩相王公,拜谢各位明公……”

虽然陈睦从未在王安石门下求学,他也不是王安石提拔的。

但,没有王安石变法的话,依他的资历和背景,哪里可能四十来岁就身居高位?

他又去那里,得到当今官家赏识?

所以,陈睦很识趣。

自到任明州,就事事以‘介甫相公门生’自居。

将自己打扮成了铁杆的荆国公拥趸。

这既是为了方便施政,也是在向汴京表态。

明州上下的官吏、士绅们,纷纷拱手:“谨从明府之命。”

便在陈睦的率领下,浩浩荡荡的回到明州的罗城中。

一入城,便是一派繁荣的景象。

明州,本就是一个商业城市——太宗淳化年间,明州便已开港,设置市舶司,广迎海外商贾。

于是,万里之外的异域商贾,纷至沓来。

明州商业风气开始兴盛。

如今,明州罗城的商业气息,更是浓厚无比。

到处都是仓储。

沿江的码头上,更是堆满了各种商品。

大量船舶,日夜往来不息。

在这里便是异域之人,也不算罕见——常常能看到真腊、占城乃至天竺、大食之人。

如今,又因为陈睦奉旨鼓励私营造船业。

这罗城内外,一个个大奥,开始涌现。

都是明州士绅、商贾,从明州官府借了低息贷款,又受了官府的技术分享建立起来的。

这些在陆地上,就可以建造船舶的大奥,规模大小不一。

在最大的那三个大奥中,现在已经在建造,结合天竺、大食商贾的船舶特点,又运用大宋船舶技术的新式海船。

这种海船,吸收了天竺、大食人乘坐的船舶所用的船帆——开始使用三角帆来驱动,力求让未来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