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就躁动不安。
特别是每到晚上,只要宋军骑兵的马蹄声,在某个地方响起来。
很多人都会吓得不敢入睡。
尤其是青壮们,日夜惶恐,生怕宋军再次踏营。
可是,别说是突围了。
自古以来,敌前撤退,就是一件难到了无数将帅的大事。
稍有不慎,就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何况是陷入敌人重围的军队?
所以,李常杰回头看向李常宪,道:“阿弟啊,为今之计,恐怕只能丢卒保车了。”
李常宪点点头,这是现在军中将校的共识。
事实上早在数日前,宋军踏营后的那一天,就已经有人提出,舍弃青壮、辎重,全军立刻脱离接触,南撤到太原。
但,这样做的后果必然是损失惨重,全军得以南返者,十不存一是必然的结局。
所以,被李常杰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因为他当时还有希望。
他还在期待来自太原或者升龙府的援军。
他还想带着自己的主力,回到太原。
他舍不得将自己的部队,丢在这里。
因为李常杰知道,他一旦这样做了,对整个大越的士气的打击,都是毁灭性的!
很可能,从此将再也没有人敢正面挑战宋军。
望风而逃甚至不战而降,将成为无数人的选择。
李常杰是骄傲的。
他自然是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但现在,他没有选择了。
因为,太原的联系已经被彻底切断了。
营中病卒日多,粮食、饮水都已经短缺。
再犹豫下去,整支军队都会不战而溃。
对面的宋军,或许就等着他们自我崩溃!
所以,必须突围,必须将有生力量带回太原城,然后撤回富良江,依靠富良江天险与宋人对峙。
等待雨季,等待暴雨,让瘴疠和疾病,教训那些狂妄的宋人!
“阿弟,营中食物、饮水还有多少?”
“食物倒是还有不少。”李常宪答道:“虽然粮食已经只有不到千余石,但我军军中尚有牲畜一万上下,足可再撑一些时间。”
此番出征,李常杰带走了太原及附近数州的几乎所有可抽调的牲畜用来转运辎重。
出发时,牛、驴、骡马加起来足有两万。
甚至还有数百匹无比宝贵的战马。
然而,从太原出来后,十余日时间就只剩下万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