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七十五章 两宫:竟有人结党?好贼子!(4 / 7)

,将他丢出京城!

不料,这个刘挚却不知死活,蹬鼻子上眼,继续用起了这种卑劣手段!

开封府欺君?!

表面上看似乎确实如此,可实际却非如此。

傅尧俞亲自审讯了所有人犯。

自然也包括了,那十几个沙弥以及惠信僧的两个徒弟。

为求公正,傅尧俞亲自考核了这些人的佛法修为。

结果是——诸沙弥佛法、经文修为,皆在惠信二徒之上!

换而言之,开封府至少在选人上面没有问题。

对崇佛的太皇太后而言,这就够了!

沙弥们进宫是真的念经了,而不是在那里滥竽充数,骗皇家赏赐。

当时,太皇太后之所以没有发作,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证据,不能证明这个刘挚是有意?还是无意?

刘挚却好死不死的,继续纠缠着开封府,浑然不知,在两宫眼中,他早已经是一个有着‘轻慢两宫,窥探圣心,孩视天子’嫌疑的罪犯。

于是,他的这封弹章,等于自己帮自己在两宫面前坐实了两宫对他的怀疑!

将他送上了剥麻的刑场!

道理是很简单的——要不是你有这个心,你怎么敢在老身(本宫)明确下诏,是让御史台讨论处置惠信僧的时候,偏偏揪着开封府不放?

欺君、舞弊的罪名都扣上了!

这把老身(本宫)当成什么了?

三岁的孩子?农村那些听风就是雨的农妇?

你敢说不是吗?!

对皇室而言,在这种事情上,是不需要证据的。

一切唯心即可!

我觉得伱要害我!

那你就肯定在害我!

自秦汉以来,多少人无辜的在这个事情上躺枪?

死在皇室怀疑之下的高官大将,不计其数。

刘挚也是运气好,他生在大宋,而且还是文臣士大夫。

不然,仅仅是两宫认为他在轻慢、窥探、孩视。

就已经足够让他三族都去玩消消乐了。

然而即使如此,他也免不了要去大理寺的监牢里走一遭,搞不好这辈子都得在偏远军州呆着了。

但,赵煦岂肯这么轻易的放过他?

赵煦想着刘挚这个他上上辈子的朔党领袖、宰相、无条件投降的主和派。

他就恨得牙咬咬!

哪怕,在上上辈子,赵煦已经贬死过他了。

但这个怨气,却还是无法消去,念头也依旧无法通达!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