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彻底掌控朝廷军政大权!(2 / 3)

不剩全都有,甚至变本加厉。

正是因为了解到刘阳这样的风格,那些平时在道德高地把自己标的很高的世家大臣都怕了,

他们都非常害怕刘阳把他们的真面目给曝光出来,所以他们根本不敢明着跟刘阳对着干。

这次刘阳把何太后大摇大摆接回来皇宫,朝野上下居然没有人敢反对。

毕竟从礼法上来说,虽然何太后害死了小皇帝刘协的亲生母亲王美人,但何太后毕竟还是刘协的嫡母,所以还是公认的太后。

何太后跟刘阳在一起后,各方面的能力素质都有大幅度的提升,现在整个人要比之前更加有气势。

她母仪天下的气势直接冲塞着整个朝堂,让那些大臣都目瞪口呆。

他们没想到,何太后失踪一年多,重新返回,气势非但没有削弱,反而比之前更加厉害,让他们都不敢公开反对。

刘阳随后暗中示意蔡邕发言。

而蔡邕作为三公之一的司徒,就提议说道:“现在天子年幼,既然太后皇朝,自然有太后垂帘听政……”

其实,垂帘听政并不是慈禧的首创,在东汉时期经常有这样的惯例。

东汉时期最经常见到的状况就是小皇帝,小皇帝年纪很轻,就登基了,什么都不懂,只能有他的母后还有他的娘舅来主持大局。

而他的娘舅自然而然就成了大将军,独揽军权,比如之前少帝刘辩和何进。

这在东汉时期出现的不只是一两例!

因为之前有出现过类似的情况,所以朝廷这些文武大臣只能接受这样的安排。

而随后就是最终对刘阳官职的确认。

本来何太后想让刘阳做相国,就是接替董卓坐的那个位置。

但是刘阳觉得董卓担任过的相国这个位置有点太晦气,他就不愿意接受。

那么就有人提议让刘阳做大将军。

刘阳依然婉拒了,因为他觉得东汉时期的大将军是一个非常晦气的官职,在东汉时期的做大将军的人,无一例外,全都死翘翘,

……

窦宪可是消灭了北匈奴,可谓一代名将,也算是个英雄,不过窦宪因为试图篡位(强烈怀疑是栽赃诬陷),被汉和帝所杀。

邓骘也算是皇亲国戚,他是汉和帝皇后之兄,因为拥立汉安帝被封为大将军,但后来被宦官诬陷,最终在任上自杀。

耿宝也是皇亲国戚,他是汉安帝的舅舅,被汉安帝封为大将军,在汉安帝死后因为在斗争中失败,耿宝只能自杀。

梁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