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
整装待发,前往草原的贾瑀,穿着盔甲单膝行礼。
“贾将军请接旨。”
面白无须的太监,一脸笑意看着贾瑀。
“臣,贾瑀接旨!”
贾瑀双手接过代表皇帝的圣旨。
他,要带兵出关的想法,就此落空。
皇帝给他的圣旨就是,让他带着扎合木的头颅,还有缴获的各种物资前往神京。
同时,他麾下的部队全部带到神京去,保证物资安全。
贾瑀哪里还不知道,这是皇帝看到那么多物资,战马着急的。
拿到圣旨,贾瑀:“有劳公公了!”
“一切都是为陛下。”太监笑意盈盈:“陛下,在神京等着将军,还望将军早些动身。”
“两天后动身。”贾瑀想一下:“大军开动,需要准备物资,战马,一路所需,都需要准备。”
“那就两天后动身,咱家有些乏了,不知道可有休息之地?”
安排太监休息,贾瑀召集各部商议一会后,从鞑靼骑兵中挑选出,非鞑靼军官的佼佼者三千人,编为辅兵。
负责运输重甲骑兵的装备。
把鞑靼俘虏交给孙正国处理,换取物资补给。
就这样,贾瑀带着将近千人,赶着六万匹战马,由酒泉郡出发,赶往神京。
重甲骑兵纷纷换上甲胄和皮甲,方便赶路。
数万匹战马行军,对于后勤补给来说,压力非常大。
他们携带的草料,豆子,只能坚持半个月,这一路上需要到各地地方购买。
庞大的队伍浩浩荡荡的离开,跟在后面的还有大量商队。
大周境内治安比境外要好,但是一些地方还是有些劫道的强盗土匪。
贾将军战斗力,人品,他们都看到,所以跟在大军后面,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问题。
.
大周顺德十年九月三十日,宣府,大同等地的鞑靼人,因天降雪花,大军撤退。
浩浩荡荡的鞑靼大军,恶狠狠盯着大周边关城市,来年,他们一定要打破这些城市,杀入大周境内。
九边压力骤然一轻,顺德帝心中的压力没有减轻。
九边战斗结束,战士牺牲的抚恤金,功臣奖赏,将士们的奖赏等等。
除此之外,还有朝廷官员俸禄等等,都在等着他。
无数坏消息中的唯一,一个好消息是,贾瑀运送的战马,即将赶到神京。
为此,他特意让人清理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