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读过书的,她好歹也已经上了高中,凭什么别人能够写,她不能够写呢?
于是从高一开始,原身慕海燕就开始了她先前所谓的笔耕不辍。
那是真的笔耕不辍,闲下来就写,写完修改,一首诗能改个七八十遍,直到改到她自己觉得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也没有一个字可以修改的时候,她才会把诗寄出去。
但是吧,虽然现代诗的要求没有古诗那么严苛,对于押韵的要求也不是很严格,可是那也不是谁随便写写,改改,就能登上杂志的。
原身既不是天才,也没人脉。
再加上经历也少,因此写出来的那些现代诗,根本没有什么深刻含义,也没有深刻感情,更像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原身折腾了几年,最终真正被人家杂志社录取的,只有三首诗。
分别是《我的理想国》、《秋风萧瑟丰收喜》和《春风拂露》。
一首展望未来。
一首歌颂丰收。
还有一首是以景写情,爱情。
而这三首之所以能被收录,据乔木估计,可能就是单纯那几期投稿的人相对较少,再加上原身那三篇也的确勉强能凑合,所以,这才会被诗刊杂志社的编辑看中收录。
并且赚了三十多块钱。
可别小看三十多块钱,八几年三十多块钱,也已经相当于一些人一个月的工资了,当然了,如果一个月写三篇的话,那倒也差不多。
可关键的是原身三四年才写了这么三篇被收录的,平均下来年收入只有十块钱,简直不能再惨了。
前面有说过,原身自从高一开始就已经在笔耕不辍的写诗和写文章了,一个人的精力本来就是有限的,当原身将自己多数精力都放在了写诗和写文章上之后,放在学习上的精力自然就少了许多,她又不是什么天才,所以最终高三高考的时候失利,什么学校也没考得上。
就是很理所当然的一件事了。
本来吧,她就算什么学校也没考上,那八几年的高中毕业证书也不算特别差,找个工作不是难事。
只是不一定能找到好工作。
但是原身就不,她依旧坚定不移的想要走自己的文学之路,依旧坚定不移的待在自己家里面,吃家里的,喝家里的,用家里的,在家里一待就是两年,这两年来总共赚了三十多块钱,还没有交给家里。
而是被原身拿去买笔纸书。
以及邮票之类的东西去了。
原身写文章寄稿子,那肯定是要通过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