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的,家里绝对不可能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不用响应下乡政策。
感情是处来的。
一边是天天见面的儿子女儿什么的,一边是一年两年都见不到一次面,只能偶尔书信交流一下的下乡子女,而且,每次交流还都是要钱,开始几年可能因为愧疚会愿意付出支援,可是时间久了,感情淡了,可就没那么好说话了,再加上家里哥哥妹妹的挑拨啥的,每个月的物资支援,说不定哪天就断了。
所以村民普遍不看好他们。
有些甚至还在赌,赌某某某知青家里哪天会断了支援,赌某某没钱工分又不够之后,是会选择在村里嫁人还是选择努力干活什么的。
乔木在村口大榕树下跟大家聊了许久,聊到中午大家全散了,准备回家吃饭的时候,这才把瓜子壳全都收好,准备带回去放土灶里面当柴火用,悠悠闲闲的回家去了。
今天她不做饭。
倒要看看有没有人做饭。
一家倒还全指着她老婆子了。
刚一进家门,乔木就能听到厨房里摔盆砸碗的,偶尔还能听到掺杂着一两句骂人的声音,当然,骂的肯定不是乔木,她也没那胆子。
是刘卫红在骂王梅梅。
至于媳妇,她倒是想骂呢,可是她那两个儿媳妇都大早上跟着她一起下田干活挣工分去了,想骂她也不好意思骂啊,她要脸啊,至于乔木就更不敢了,那到底是婆婆。
婆婆做饭是情分。
不做饭也没人敢说什么,毕竟也没有婆婆专门伺候媳妇的道理。
又不是坐月子。
离的老远,乔木就能听到王梅梅也在里面很不开心的跟他妈犟:
“你怎么老说我,做饭的活不一直都是奶奶在干吗,谁知道她今天跑哪去了,我每天也有事的好吧。
她不也一天到晚在家闲着。
更何况我又不会做饭,我倒是敢做呢,我做出来你敢吃吗,回头做出来你又说我浪费粮食,我为了给家里省点粮食容易吗,每天忍辱负重的啊,还得被大家骂什么的。”
瞧瞧这机智又聪明的回答。
到底是念过书的文化人。
没理的都被她说成有理的了。
不干活也成了为大家好了。
“我一天到晚闲着怎么了?
人七劳三,我每年分的基本口粮就够吃了,再加上老二家和老三家每年的奉养,拿到手的东西不比你妈下田干活拿的少,怎么,这些东西还养不活我一个糟老婆子了?
老二家每年还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