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洪水直奔良山水泊,虽然沿途四县之地会损失惨重,但已是代价最小的办法了。”
这个想法也正是中州知州陈构的提议,有良山千里水泊吞吐,可以大大缓解洪水的水量与冲击力,对良山水泊东面的下游地区破坏会大大降低。
赵文看着穆岚烟,神色有些复杂,心里叹道:“陛下冒着闲言碎语纳兄嫂为妃,不得不说是好眼光啊。”
赵文揖手道:“皇后,此诏便由老臣署名,中枢签发,就不用圣上的名义颁诏了吧。”
宋妙云看着赵文,起身说道:“这事便以本宫的意思行事吧,告诉陈构,这是本宫做的决断,一切都后果由本宫决断。”
穆岚烟阻止道:“陛下既然有圣意,此事便依圣意,以陛下的御旨颁诏吧。否则陛下回京,我们几个没办法跟陛下交待。”
众人正为此事僵持之时,有内侍急报,中州知州陈构请罪的奏折到了。
宋妙云从内侍手中接过奏折,展开一看,良久无言,复将奏折递给穆岚烟,叹道:“陛下敢用,陈构敢为,陈构在奏折上说,他已下令决中州河堤,解洪水之厄,愿意接受陛下与朝廷的任何处置。”
众人听罢无言,佩服之余,也在心里暗自松了口气,接下来便是讨论善后赈灾事宜,这种按流程走的事,商议起来便简单多了。
宋妙云跟诸妃商议后,将重修大庆殿的事情先停了下来,将银子先拿出来赈灾。
诸事议定,杨妙儿等大雨稍停,便带着一万禁卫精骑悄然离开京城,南下江州。
端王府中,谢楷走到鹿老屋中,止住了鹿老的行礼,关切的说道:“鹿老的伤势怎么样了?”
鹿老说道:“有劳王爷挂在心上,伤势已经完全好了。”
谢楷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封京大劫之日,皇后与贤妃都提前去了云州,而且,按陛下回京的日子算起来,他应该是在乌族人与北军开战前后便离开了西军返京的。这事,你怎么看?”
鹿老苦笑道:“王爷现在追究这些没有意义,陛下出使过大燕,对北军实力肯定了解,于是在乌族南下之时便提前做出了应对而已。”
谢楷说道:“若如此,陛下为何不向京城提出警示?而坐视大劫发生?”
鹿老看着谢楷,认真问道:“那个时候,即便陛下说了,有人会信吗?王爷会信吗?先帝会信吗?”
谢楷想了想,发现还真是如此,这种仅凭自己臆测的事情不会告诉先帝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谢楷叹了一口气,说道:“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