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皇帝旧事(2 / 3)

起来好像很亲近。”

苏旗嗐了一声,见四周没人注意他们这边,便凑过来说道:“当今陛下才二十出头,也就大我那么几岁。小时候我们都在国子监读书,我经常调皮捣蛋,先生总罚我。别人都离我远远的,只有陛下心好,每次都替我求情。”

一旁的程炎忍不住开口道:“陛下还会替你求情?真看不出来。”

“那是自然,那时候陛下还是赵王,先赵王早逝,陛下小小年纪就袭了爵,身边虽无长辈教导,但为人稳重端方,行事规矩,大家都赞他聪慧懂事。”

顾云霁问道:“所以陛下是因为这个登上帝位的吗?”

“或许吧。”提起往事,苏旗目光悠远,“先帝无子而崩,大臣们就推举先帝的堂弟赵王——也就是陛下,继承大统。那之后,我就很少见到他了,偶尔进宫一次,却见他要么眉头紧锁要么笑容疏离,让人看不透。”

“或许皇帝就是不一样的,君就是君,臣就是臣,永远不可能改变。”苏旗苦笑一声,“从前他和我说体谅武将艰难,辛苦操劳还容易为上所忌。但今年连年都没过完,他就以边关不可久无主帅的理由,早早地把我父亲派出去了。”

还是忌惮定国公手握重兵,不敢让他在京城多待啊。闻言,顾云霁轻叹一声,不再提起此事。

当天夜晚,杭州府城皇帝下榻的临时行宫中。

一个老太监将油灯的灯芯挑亮,随后盖上灯罩,蹑手蹑脚地放在一旁正在批阅奏折的景丰帝的桌上,小心翼翼地说:“陛下,夜已深了,早点歇息吧,当心伤眼睛啊。”

景丰帝漫不经心地嗯了一声,拿起手上的奏折笑道:“顾远晖这个老狐狸,之前还说朕不该看重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结果今天去了书院以后,话头一下就变了,说此子有能力,朕这么做是为朝廷招揽贤才。”

想起白天景丰帝对顾云霁的恩宠之隆,老太监不禁忧心道:“陛下如此重视那小子,会不会反而于他不利?他毕竟还是个十几岁的书院学生,承受得住您的期望吗?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啊。”

景丰帝不在意地摆摆手:“那小子没你想的这么脆弱。他是当朝刑部尚书的亲堂侄,出身于松江顾氏,背后有整个顾氏一派的支持,不会那么容易被打压的。”

“朕加恩于顾云霁,就是加恩于整个顾氏,顾远晖定然想稳住朕对他的恩宠,好顺利扶持此子成长起来,以后就会更容易被朕拉拢,遇见分歧也能多站在朕这一边。”

“还有,鹿溪书院人才济济。”景丰帝放下手里的奏折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