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勒下去就勒下去,这位新任蜀王如果不甘心受制于人,会不会,无论别人为了什么,他可以为的东西是太多了。
这样一想,竟是步步杀机,举目巴蜀上下,再无一个可信之人了。
因为我的一次大意,葬送了两千人的姓命,我决对不能、永远不能再大意第二次!
第二曰,又下起了暴雨,暴雨给朱让栩等人的营救工作造成了困难,山林中杨凌等人同样遇到了困难,山洪暴发使他们更难找到回去的路,直到第三天清晨,才意外地摸到一个深山中的小寨子。
在花重金雇了一个猎户做向导之后,他们一路出山,直接奔往三秦大地。杨凌不是官场新丁了,知道如果有一股势力想置他于死地,一次不成必然还有下一次,现在他没有时间去找出凶手,也找不到可信任的帮手,唯有速离险地。
凶手既然肯动用这么大的阵仗,付出这么多的心血,一定是势在必得,果知道他还活着,各种追杀暗算势必不断,所以唯有走,快走,把敌人永远甩在后面,那么他再凶险、再厉害,也都失去了作用。
等到自已腾出手来,找出对手,才能反守为攻。
何况他还有两个非走不可的理由:家里和成绮韵!
他用了三天才离开山区,一堆泥猴儿摸到一个小县,弄了几十匹劣马,有的侍卫连驴和骡子都骑上了,狼狈地赶往大城,其余的侍卫只好慢慢赶路了。到了地方继续走,换了好马,杨凌派出一部分人去和当地的番子联系,同时还有几人亲自赶往浙江报告消息,以免成绮韵大发雌威。
而他自已却马不停蹄地赶往京师。快驿?快驿快得过他从地方豪富手里弄到的大宛良驹?他通知了地方驿署,只是这报喜的驿卒没有一个蜀王世子亲随用金银当鞭子抽着,是不会累死累活地赶路的,根本没有他快。
杨凌只担心这死讯先于他到了京师,幼娘会做出傻事来,哪里还能慢慢而行,进入了安全地境也是和衣而睡、倚马而眠,赶路之急,竟是生平头一次。想不到冲到家门口,没看到死尸也罢了,居然见到一顶花轿。
想到这里,杨凌心中一暖从前后时间来看,成绮韵的动作是不会快过自已了,绮韵即便另有眼线,收到自已死讯应该也和京里时间一两天,她应该还来不及做出任何动作,等她打开锦囊准备行动的时候,自已死而复生的消息应该就传到了。
那封锦囊密信其实就是他的后事安排,对家庭、对朝政的安排,这些事,以前他是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执行人,从他开始绝对信任成绮韵的时候,他就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