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问题为借口赶来见皇上,嘘寒问暖一番。
皇上身边御膳房总管习公公是苗逵的亲信,是熟知自已和苗逵关系的。他也随驾搬来了豹房,专门负责皇上的膳食,杨凌径去御膳房见了习公公,与他又密计一番,这才赶往皇上住处。
此时罗祥已经到了,看到杨凌不觉有些心虚,虽说傍上了刘瑾这座大靠山,可是杨凌的手段、在皇上面前的地位他是一清二楚,如果杨凌知道自已在打他的主意,心中还是着实畏怯的。
杨凌笑吟吟地望他一眼,浑不在意地道:“罗公公,好久不见了”。
正德正一边吃着零食,一边看着奏折,瞧见杨凌回来不由奇怪道:“杨卿怎么又回来了?”
杨凌笑着一礼道:“皇上,明曰曰本国使团就要进京了,有关大使人选本来是由礼部负责的,可是听说倭人野蛮,进京使团多携有武士、浪人,昔年足利义满数次遣使来朝,就有浪人醉酒闹事,关也不是、放也不是,十分的棘手。臣想,是否在迎使中安排几个身手了得的大内侍卫进去,一旦有人闹事,即刻就可拿下,以防事态扩大”。
正德赞道:“夸你想得细致,就这么办吧,朕身边的人,爱卿随意挑选”。
“是”,杨凌答应一声,退到一边看那罗祥嘘寒问暖地向皇上问着饮食是否可口,还需内务府艹办些甚么,他忽然漫不经心地插嘴道:“罗公公这一说吃的,本官倒想起来了,有种灌肠挺好吃的,香脆可口,罗公公可以着人时时给皇上预备下”。
正德一听想了起来,忙道:“对对对,就这么办,朕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想吃呢”。
罗祥倒知道这种名小吃,只是想不到皇上也好这口儿,忙恭谨地答应了一声,因为杨凌在房中,他作贼心虚,总有些不自在,又陪笑了一阵,便起身告辞了。
罗祥先去了御膳房把皇上吩咐下来的事仔细嘱咐了一遍,他是靠皇上的宠信才有了今天的位子,对于侍候皇上的事自然不会马虎。
那位习公公脑满肠肥,心眼儿也极是油滑,内务府官员敲皇上竹杠的事情尉然成风,平时罗祥也是时常揩油的,此刻听了皇上要吃灌肠,在他有意识的诱导下,罗祥不知不觉就陷进了他的圈套,最后听了他匡算出来的银子,罗祥大乐,拍拍习公公肩膀道:“老习呀,不错不错,明天我就拨银子过来,就这么定了”。
永淳公主府的小丁子躲在门房内见罗祥走了,立即闪身出来,一溜烟儿奔了皇上寝宫。
小孩子说话本就喜欢夸大其辞,再有杨凌这个能用嘴皮子煽动人掏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