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官马上进宫,这件‘歼党’案,包在下官身上”。
李东阳也知道这个时候绝对不是内外廷再争执不休的时刻,边关告急、外虏入侵,一切得以大局为重,他立刻颔首道:“好,将政见不同者打击为歼党,如果大明开此先河,势必从此党争不断、愈演愈烈,此事就拜托大人了,文武百官就交给我和介夫规劝吧”。
杨凌点了点头,手举皇榜,纵声高呼道:“诸位大人,封还皇榜、解‘歼党’之谤的事,杨某愿一力承担。朝廷不可一曰无百官,百官不可一曰不理政。
如今边陲告危,鞑靼大军七万,重兵压境,攻城掠地、城池陷落,百姓遭殃,请各位大人暂离午门,保重身体,江山社稷为重、黎民百姓为重啊!”
刘大夏身体硬朗,莫看是个七旬老人,这一宿苦熬,仍是精神瞿烁,闻言已霍地立了起来,吃惊道:“甚么?边境竟已危急若斯了么?兵部的公文尚未收到,你你的消息可靠么?”
杨凌重重点了点头,说道:“绝无虚假,请大人速回兵部,恐怕皇上得了消息马上就要召见你了”。
李东阳在杨廷和的搀扶下转过身来,提气高呼道:“诸位同僚,杨大人马上进宫见驾,已答允代我等将百官之意禀明圣上,如今边关危急,国事为重,大家暂且回府,尽早赶回衙门办差”。
有了李东阳这句话,百官搔动起来,一个个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再去扶助昏迷的同僚,雪后寒冷,下雪时天气相对却要暖和一些,加上这是初冬第一场大雪,又饿又累再加上寒冷,一些体质虚弱的官员才昏倒的,好在尚无人冻死。
东厂番子有心想去搀扶,那些官员站都站不稳,却执意不肯让他们搀扶帮助,不过杨凌既然下了令,东厂设在各个路口的番子纷纷撤了回来,被阻在街口外的各位大人的家仆车马纷纷涌了进来,将各自的大人接上轿子、车中,然后急急拉着去了。
***************************************************************************************杨凌将李东阳、杨廷和的轿子送走,这才回到宫门外,敲开角门讯口,递进了牙牌,里边验过之后,看清是杨凌,宫门这才悠悠打开。
杨凌见宫门内大内禁卫也是甲戈森然,不禁眉头更皱,心头暗暗警醒。
他这阵儿有意把京城交给刘谨去胡闹,而且东厂、西厂名义上均受刘瑾节制,刘瑾身为司礼监首领,下令封城锁宫,谷大用、张永、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