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海盗与华夏 下(2 / 3)

全球殖民 落爷孤独 2216 字 2021-06-14

,是对外来文化的排斥。认识不到这一点,中国就无法全面现代化。今天的种种进步,不正是与世界接轨的结果吗?市场经济,人权与自由。科学与民主,这些都不是传统文化中固有的内容,这些年来我们学习了,接受了,不就进步了吗?

从商帮的历史来看,我们有前资本主义社会最发达的商业,明清时有在今天仍有影响的商帮。这些曾被称为资本主义萌芽,但这些萌芽没有成长为参天的资本主义大树。甚至在西方资本主义入侵之后就迅速凋零了,其原因还不是这块保守的土黄?色大地吗?在文化上。只有世界的,才是民族的。

固守自己那一套不合时宜的文化,拒绝学习外来文化,不接受全世界都承认的东西,哪能保持并发扬自己的传统文化?只有以普遍价值为指导,自己的特色才会有声有色。永葆青春。今天我们研究商帮时应该思考的是,土黄?色文化如何影响商帮,又如何消灭商帮。

土黄?色文化往往自闭,把自己当作世界的中心,把自己的制度作为最好的制度。认为其他国家与民族都是尚未开化的蛮夷。这种文化正是从鸦片战争以来,我们一直想在蔚蓝色文化之外,从自己的土黄?色文化中寻找现代化之路,却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方向不对,找的路子也是歪路、邪路,最后仍然是远离现代文明。从洋务运动以来,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如此曲折,百余年而没有进步,还在于拒绝蔚蓝色文化的方向不对。

仔细想来,保守的土黄?色文化也并不是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东西。虽然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儒家文化产生于春秋,到汉代成为官方正统的主流意识形态,但直到明代之前,还不是那么保守,那么固步自封。

汉唐两代的强盛,正来自于开放。尽管当时的条件下,主要是陆地的开放,但已为中国吸收了从物质到精神诸多丰富的因素。宋元两代,除了陆地上的文化交流外,又有了海上交流的内容。尽管那时蔚蓝色文化还没有形成,更多是中国文化的出口,但对外来文化决不排斥。宋代的理学已经曲解了孔子的儒学,但还没有从思想变为实践,无论统治者还是人民,都只把它作为一种学说而已。

变化的关键是在明代之后。明初的海禁放大了传统文化中的不利因素,保守、狂妄成为主旋律。从那时起,我们就无缘与蔚蓝色文化交流,偌大的中国成为与世隔绝之地。到了清代,这种特点更为明显也更为固执。

鸦片战争打开了国门,国人并不是向外部学习,而是更为强烈地抵制外来文化。即使要学习,也是“中学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