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之时已是心中大怒,此时见猎鹰这般说,登时眼珠一瞪,怒声道:“群贼可恶!他等这般聚众劫掠,无疑已是谋逆之罪!我必奏请朝廷,发兵入山清剿之!”
猎鹰心中冷笑,却是面带忧色的摇头叹道:“只恐远水解不了近渴。更何况官府……大概是不会理会此事的。”
公孙瓒讶道:“贤弟何处此言?我这就给常山郡守写一封书信,请他派兵入山,清剿贼寇,保我子民。想来以我之名位,那郡守不敢不听!”
猎鹰叹道:“公孙兄真不知耶?群贼如此猖獗,其后岂无因?鹰虽不才,区区山贼,却未放在心上。我所虑者,正是其后之人。”
猎鹰这话一出,公孙瓒默然。他虽然自傲自狂,但绝不是个笨人,根据褚雄所言他很轻易的就判断出这件事必然与太平道脱不了关系。而太平道如今势力遍布八州,教众不下百万,在下层影响极广,庶人纷争,往往解由太平道解决,隐隐有“第二官府”之意。
而且太平道背后还有道家。道家昔年助汉高祖刘邦一统天下,汉初之时道家势力极大,可谓一手遮天,执掌天下权力之牛耳,后来虽然汉武帝有感于道家势力过盛而采取打压道家,扶植儒家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策,此后儒家势力渐而昌盛,道家势力日渐衰退,然则就算到了现在,道家的势力也是已为“独尊”的儒家所不敢小觑的!如今虽然在朝中为官的皆是儒家门人,但是道家却在下层人民之中拥有绝对强过儒家的影响力。而况且道家之中人才众多,高手辈出,象如今天下六大高手,虽然儒家有三人列位其中,占了一半,但道家亦有两个!而更况且传说中道家还有许多修为几近天道的隐世高人,这等实力,较之儒家亦是毫不逊色,甚或犹有过之。
猎鹰见公孙瓒不做声,知他是忌惮太平道。心中冷笑,故意长叹一声道:“唉!如今太平道势力遍布天下郡县,许多地方,官府行事往往还需看太平道之意。长此以往,我大汉官威何在?长此以往,我恐……”
猎鹰住口不言,公孙瓒却是眼睛一亮,急声道:“恐什么?”
猎鹰不答,却是淡然自若的一笑,道:“公孙兄,儒家依靠孝武皇帝,才有如今之势。然则道家无皇帝可依,若想昌盛,该当如何呢?”
公孙瓒顿时面色大变,却听猎鹰又缓缓说出一句话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话乃是当年秦末农民起义的第一人陈胜在大泽乡起义之时所说的。其意乃是说王侯将相这样的显贵,不在出身,只要有胆量,赶去想,敢去做,就有可能身具高